CNML格式】 【 】 【打 印】 
梅德韋杰夫首訪為何選“東方”?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5-23 14:46:57  


  中評社香港5月23日電/解放日報今天發表分析文章說,今天開始,俄羅斯新總統梅德韋杰夫將對中國進行為期兩天的訪問,此前的22日,他訪問了哈薩克斯坦。事實上,在這位新總統上任後的出訪日程表上,哈、中兩國排在第一序列,接下來才是6月份對德國的訪問,7月份,他將在日本北海道舉行的八國峰會上面對更多的西方領導人。那麼,梅德韋杰夫的這種選擇是否蘊含奧妙?對中國的訪問又可能產生哪些亮點呢?

俄羅斯看重“東方”

  文章指出,一般而言,人們總是會特別關注一個大國新的執政者首次出訪的國家,因為其中往往會透露該國外交政策優先考慮的對象。梅德韋杰夫選擇阿斯塔納和北京作為他的首訪對象並非偶然,而是體現了俄現行外交政策的重點方向,新總統無疑將延續這一主張。

  獨聯體國家一直是俄戰略優先方向。比如在上世紀90年代中,俄羅斯的新領導人通常總是先訪問白俄羅斯。現在梅氏首訪哈薩克斯坦,也在於重申俄在中亞的分量。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中亞所副所長董曉陽研究員說,“哈薩克斯坦是俄羅斯在中亞的重要合作夥伴,俄羅斯的戰略優先方向是獨聯體。”哈總統納扎爾巴耶夫是獨聯體國家中與俄關係最近的領導人之一,而作為獨聯體國家中發展最好的國家,哈也是中亞最具影響力的國家,莫斯科無疑知道阿斯塔納在獨聯體事務上的影響力。此外,在能源合作問題上,俄哈也有很多話題可談。

  與此同時,普京2000年上台執政後,就非常重視俄中關係,梅德韋杰夫現在的選擇無疑是對這一政策的延續。一方面,普京重視“兩翼”外交,無論從其自身經濟發展需要還是從國際政治格局上看,對俄羅斯而言,中國都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力量。此外,近來俄羅斯外交“西線緊張”,這恐怕也使俄意識到與東方國家搞好關係的重要性。事實上,普京就任總統後的2001年,俄中簽署了“睦鄰友好合作條約”,2004年兩國首腦會晤後,隨著邊界問題的解決、兩國安全磋商機制的建立、“睦鄰友好合作條約”實施綱要(2005年—2008年)的出台,俄中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得到了全面提升。

  “哈中兩國,不但都屬於東方國家,也是‘上合’組織成員,更是俄羅斯的夥伴,這種出訪次序上的選擇也是一種信號,表明近期俄還是將其與東方國家的關係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上海國際問題研究所俄羅斯中亞室副主任張耀說。

仍將堅持平衡外交

  不過,文章認為,梅德韋杰夫總統首次出訪就選擇了東方國家,並不意味著俄羅斯有意抗衡西方。

  普京上任之初,特別是在“9·11”事件之後,反恐合作一度為美俄關係帶來“蜜月期”,但隨著美國開始指責普京實行專制集權,並公開支持一些獨聯體國家發動“顏色革命”,美俄關係由此日趨冷淡,而美國試圖在東歐部署反導係統,也進一步激化了雙方矛盾。在俄羅斯同西方尤其是同美國的關係越來越冷淡的情況下,莫斯科雖然需要更加可靠的東方夥伴和盟友,但莫斯科的反彈並不是要全面抗衡西方,客觀上而言,它目前並不具備這樣的實力。

  上海社科院俄羅斯研究中心主任潘大渭說,“現在俄美既矛盾又合作的特點越來越明顯。”董曉陽說,“雖然在俄羅斯與西方的關係出現麻煩的情況下,俄在其他方面做些彌補也是正常的,但梅氏上任不久就首訪哈、中,並不意味著俄有意與西方抗衡,俄羅斯仍將實施歐亞平衡外交。”

  文章表示,其實,此前梅氏已經多次會見過西方人士,比如當選後他在索契會見了美國總統布什,在莫斯科見過德國總理默克爾。一些俄羅斯的分析人士也指出,梅德韋杰夫執政後,俄羅斯對西方的外交將更加務實,但克里姆林宮的策略仍然將堅持對東方以及對西方平衡的外交路線。

首次訪華有“亮點”

  而作為一次在俄中關係“以前所未有的發展速度”向前發展的背景下進行的訪問,分析人士認為,俄新總統此次訪華會出現一些亮點。

  預計梅氏將借此重申俄中關係的總體原則,確立俄中戰略協作夥伴關係,重申俄外交上的繼承性,重申俄在國際事務中的原則立場。

  文章指出,雖然宏觀問題的談論會佔據重頭,但也不排除雙方在務實合作方面達成一些協議。首先,中俄雙方此次可能就完善貿易結構、保持並擴大能源合作問題進行磋商。其次,兩國加強人文交流合作也將是一個亮點。據悉,除了與中國領導人會談外,梅氏還將到北大演講。而據潘大渭估計,一些人文方面的交流項目此次也可能會以書面形式固定下來,“人文合作將是雙邊關係深化的重要標誌,也是雙方著眼雙邊關係長期穩定、可持續發展必不可少的途徑。”潘大渭說。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