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聯合早報:震災之後的社會重建艱巨且複雜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5-23 15:08:53  


  中評社香港5月23日電/四川大地震後的搶險救災工作雖然還在進行,但接下來的主要任務將轉移到災後重建方面。由於受災地區面積很大,受影響的人口衆多,因此重建工作勢必會非常艱巨和複雜。
  
  到目前為止,中國政府已經從中央財政中撥出龐大數額的資金,用於災民安置、學校複課、傷員治療和重建家園,並且每月向災民發放基本的生活費,承諾為失去父母的大專學校新生免去學費等等。這一系列措施和承諾,使災區居民减少了一些後顧之憂,有助於民心趨於平穩。新加坡聯合早報今日刊登社論指出,當然,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經過這些年來的財政積累,中國政府在危難時期的應急和應變能力大大增強。

  社論說,我們從最近幾天的事態中也發現,地震災難還制造了很多社會層面的問題,對當地政府的治理能力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因為其處理這些問題的難度絕不次於硬體設施的重建。最近幾天冒出的一個突出問題是,大批死難學生的家長對很多校舍震塌提出了質疑,要求追究有關當局的責任。

  據多家媒體報道,這些家長指稱校舍是“豆腐渣工程”,有關當局和人員必須承擔責任。雖然這個問題的真相還有待調查,但面對因失去子女而傷心欲絕的家長們,有關當局必須給予最大程度的理解,認真和慎重地予以對待。人們還記得,過去中國一些地方發生官民糾紛時,有些官員態度生硬,處理方式不當,激化了民衆的情緒,結果使問題變得越來越複雜。

  社論認為,很顯然,在目前這個時候,遇難學生的家長在與當局交涉時,不可能做到心平氣和,當地官員必須抱著如履薄冰的心態,耐心聆聽民衆的訴求,盡早給一個令他們信服的說法。

  這次大地震造成五萬多人死亡,還有衆多的民衆終生殘疾。對失去親人的幸存者、對從此失去自理能力的殘疾者來說,這是極大的心靈傷害和煎熬。這種情況意味著,地震災區需要做大量的心理輔導工作。

  社論指出,但就目前來看,四川當地的心理輔導人員看上去並不足够,這就需要當局想辦法借助社會的力量,為死難者的家屬和重殘傷員提供各種支持和精神安慰,以便幫助他們度過人生最黑暗的時光。醫治心靈的創傷,更需要春風化雨,需要整個社會給予溫暖。假若及早採取有效的行動,那不僅對這些災民是一個寶貴的支持,而且也能够避免將來衍生出其他社會問題。

  這次地震破壞力極大,一些重災區只剩下一片廢墟,所以災後重建實質上等於是從零開始。無論在地震中倒塌的校舍是否有“豆腐渣”現象,在重建學校過程中,災區有關當局都應該以此為鑒,把子孫後代的生命和前途放在首位。

  毫無疑問,要讓災民恢復正常的生活,讓災區恢復正常的秩序,是一個十分龐大的社會工程。而在此過程中,災區政府的表現也將在很大程度上關系到社會的和諧,關系到災民對政府是否有信心。假若地方政府能够真正把“以民為本”的施政理念落實到行動之中,那麽,災區的社會重建工作就會順利,否則就有可能留下很多隱患。


    相關專題: 四川汶川縣8級地震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