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國評論通訊社
首頁|頭條|焦點|大陸|臺灣|港澳|國際|美國|兩岸|華人|經濟|財經|軍情|社會
人物|文萃|圖片|文化|娛樂|評論|社評|快評|觀察|專論|網評|外電|智庫|智囊
專題|專訪|專頁|周邊|詩詞|出版|編譯|網書|數據|動態|電訊|名家|記者|簡介
   2025年3月29日 星期六
設為首頁】【加入最愛】【中評郵箱
您的位置:首頁 ->> 中評電訊 CNML格式】 【 】 【打 印】 
政權更替 美學者:美應與台灣正式協商FTA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5-24 11:45:02  


  中評社香港5月24日電/美國企業研究所(AEI)研究員巴菲爾德在紐約“太陽報”撰文,敦促美國“總統”布什應試圖在任期最後一年打破前例,與台灣就自由貿易協定(FTA)展開正式協商,尤其是國民黨“總統”當選人馬英九於二十日就任“總統”後,台灣的政治版圖已出現變化。
  
  巴菲爾德表示,此舉將對美國的東亞盟邦釋出強而有力的訊息,也就是美國雖同情中國政府在四川震災後的人道救援努力以及介入緬甸風災,但仍決意促進與支持此區的民主政權。
  
  中央社報道,這篇二十二日刊出的文章說,台灣的前領導人陳水扁傾獨議題,使布什政府與台北關係緊張並出現裂痕,這已不是秘密,但他說,在國民黨當選人馬英九於二十日就任後,台灣政治版圖已出現變化。
  
  馬英九承諾提升兩岸關係,並開放與中國大陸之間的投資、通航及旅遊。四月十二日,大陸國家主席胡錦濤與當時是台灣“副總統”當選人的蕭萬長更進行了一次非正式會晤,提及台灣與中國大陸經濟合作的“新情況”。
  
  他指出,儘管中國領導人呼籲兩岸建構更和諧的關係,但中國是否會放鬆其在政治及經濟上不停孤立台灣的舉動,迄未明朗。舉例而言,中國反對台灣申請以觀察員的身份參加世界衛生大會的立場,看不出有鬆軟跡象。

  文章中,巴菲爾德認為,中國與東南亞國家協會簽定自由貿易協定以及日本與東協國家完成貿易協定,皆衝擊到台灣的出口。果真美國與韓國以及歐洲聯盟與南韓簽署貿易協定,對台灣的塑膠、紡織、化學、電子產品等的衝擊將更為嚴重。

  馬英九已經宣布未來將會試圖與新加坡重啟自由貿易協定談判,做為測試中國大陸的範例。他說,毫無疑問,包括新加坡及東協國家都會觀察美國的態度而定。
 
  巴菲爾德認為,此時正是美國挑戰北京先前強硬做法的時刻,此舉不僅具有戰略目的,也是證明它可以依據自己的選擇標準,在世界上挑選其貿易協定夥伴。
  
  他表示,台灣已經擁有堅實的民主,也願意在世界貿易組織架構下履行其應盡的義務,與台灣簽署貿易協定一定可以獲得國會兩黨支持,美國企業也會受惠。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