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航母問世之日 必定是國家真正騰飛之時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5-26 11:54:09  


 
  繁複的技術攻關

  如今中國的經濟實力雖然足以保障建造兩三艘大型航空母艦,想使其適應當代遠海作戰又要解决技術難題。現代航母編隊是一個複雜的海上作戰系統,不僅需要艦上擁有綜合配套反潜、防空、、護衛、驅逐、潜艇、補給功能,艦載機性能至少也要有國際上較先進水平,爲了通訊、聯絡、指管還需要相應的衛星系統、預警系統及專用型的C4I系統。如果說工業化時代的戰艦是一個國家的冶金、機械技術成果的結晶,信息化時代的航空母艦則是一個國家基礎工業和新興電子信息産業的技術結晶。

  改革開放前的中國在經濟上和防務上都屬內向型,造船業很不發達,如60年代前期每年下水船舶僅20萬噸,只能實行“軍艦自産、民輪外購”的方針。80年代以來中國造船業的發展迅速,90年代前期造船噸位便居世界第二。 

  2006年國內完成船舶達1452萬載重噸,占全球造船産量的近1/5,而且按現有訂貨肯定在三四年後使造船噸位躍居世界第一位。通過按國際標准建造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各種民用船舶,中國造船業的産品結構由90年代以前的中小型散貨船、油船,發展到現在著重建造超大型集裝箱船、30萬噸超大型油輪、不銹鋼化學品船、海上浮式油輪以及被譽爲“造船業皇冠上的明珠”的液化天然氣船等。近年通過引進和自建有世界先進水平的鍛造設備,中國還解决了遠洋巨輪的發動機自産,船舶工業已形成包括科研、設計、生産、修理在內的完整産業體系。有了這種造船實力,建造出航空母艦的艦體確屬不在話下。近兩年許多媒體總在猜測中國是否會將買來的原蘇聯“瓦 良 格”號航空母艦改造自用,其實這樣一個1988年下水、已在海中浸泡了20年的破舊艦殼不會引起解放軍海軍多大興趣,買來不過是用其作爲研究參考和訓練之用。

  現在中國制造航空母艦的難題,主要是必須解决艦載機和各種附屬設備的先進性和配套性,這就對整個國家的航空、雷達、通訊、電子、計算機技術提出了全面挑戰。中國還沒有現成的艦載機,俄羅斯雖熱衷于推銷蘇一33這種已成功用于本國航母的成熟機型,然而依賴外購畢竟不是長久之計,國産戰鬥機上艦問題必須解决,這又需要技術攻關。隨著改革開放後中國經濟和科技發展的强勁勢頭,最近十幾年來通訊業、軟件業、電子元器件業有了巨大的發展,培養了愈來愈多的人才,解决上述難題的人力、物力、技術能力已遠高于以前。航母制造部門若再繼承當年研制“兩彈(導彈、核彈)一星(衛星)”時幾千個部門大協作的傳統,肯定能完成較高水平的航母建造。當然,這一工程在中國是新鮮事物,許多全新的領域需要探索,肯定需要相當長的建造周期。

  崛起的中國需要走向遠洋,决定了遲早要造出航空母艦。近些年西方國家炒作中國建造航母會形成“威脅”,此種說法實屬荒謬和充滿霸道。在聯合國五個常任理事國中,除中國外另外四國都有航母,印度、意大利甚至泰國也有輕型航母,韓國和日本則有可稱“准航母”的大型艦只,爲何這些不算“威脅”?爲何中國就不能發展航母?至于說中國發展航母會“威脅”美國,更只能煽惑沒有軍事常識者。了解中美雙方軍事實力特別是海軍實力的人都會認識到,中國能下决心建造航母,恰恰說明不准備同美國在海上交戰。因爲在數量質量都將長期存在巨大差距的情况下,中國若以航空母艦同美軍對稱作戰,很快會成爲海上“活棺材”,真想對抗就要用小型艦或其它兵器進行不對稱作戰。中國未來航母的主要假想敵,應是那些構成局部性、地區性威脅的反華勢力,所起的主要作用是保護國家日益擴展的海外權益。

  幾千年來拘守于大陸的中國人决心建造航空母艦,這不僅反映了經濟實力的變化,也表現出觀念的一大更新。從中華民族崛起的全局來看,陸上發展如同種地,海上發展如同經商,一邊種地一邊經商,方是國家富强之道。中國航空母艦的問世之日,也必定是國家在世界上真正騰飛之時。(作者:呂亭 來源:《軍事文摘》雜志)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