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新華社刊文:政府和民間組織正建立互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5-28 10:24:08  


  中評社香港5月28日電/新華社5月27日刊文,稱讚中國民間組織在抗震救災中發揮的積極作用,幷强調政府和民間組織在過去兩周內開始建立互信。

  文章引述民間組織“綠家園”負責人汪永晨的話說,中國的民間組織正在成爲不可小視的力量,同時,抗震救災也爲民間組織提供了成長的機會。

  傳統社會組織登記方式讓八成“草根”組織處於非法狀態,而合法社會組織卻嚴重官僚化。今年全國“兩會”,全國人大代表劉淇建議,應加快社會組織立法,通過法律規範來促進發展。這是中國高官首次將社會組織雙重管理體制問題明確提出來討論。此次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深化爲社會組織發展留下空間。

  新華社文章稱,截至5月18日,參與活動的“綠家園”志願者組織籌集了46097元人民幣,購買了一批救災物資,其中包括六箱四川人愛吃的豆瓣醬。汪永晨說,“這些事情看起來微不足道,但正是NGO擅長做的事情。”
 
  在他們的身後,是一支龐大的民間救助力量,各行各業的人都投身其中。目前,全國已經有120多家民間組織加入進來。在這場抗震救災當中,中國的NGO正在學習應對他們從未經歷的一場挑戰,同時也在走向成熟。
 
  文章指出,在過去兩周內,政府和民間組織開始建立互信。發起“新駝峰行動”的幾家上海民間組織表示,當地民政部門對他們向災區運送物資給予了充分的支持。
 
  但是,由於情况不熟和經驗不够,民間組織在賑災過程中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混亂。北京環保團體“自然之友”執行理事梁曉燕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一旦到了這種時候,大家全像沒頭蒼蠅一樣。”由於來自省外的志願者隊伍過於龐大,四川省已經懇請志願者另擇時機前來。 
 
  北京光華慈善基金會理事長李志剛認爲,民間組織的地震救災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它們能够在急救、硬件重建、軟性建設、完善災害救助機制等四個階段發揮作用。
 
  除了草根組織,一些支持民間公益組織的基金會也參與到了救災中。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5月14日啓動了“抗災綠色通道”。如果申請獲准,公益組織可以在5天內申請到30萬元的項目資金。南都公益基金會也表示將向公益組織的賑災提供1000萬元的資金支持。 
 
  他提到醫學救援、凈水供應、孤兒關愛、心理輔導、公衆救助常識普及等19項可能要做的工作。“每一家民間機構都應當找到自己的側重點,而不是彼此重迭,否則就是資源的浪費。”


    相關專題: 四川汶川縣8級地震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