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軍方專家:兩成官兵瀕心理重創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5-30 09:03:15  


  中評社香港5月30日電/汶川地震後,中央派出11萬官兵搶險救災,他們被災民統稱為“救星解放軍”,成為整個救援行動的主心骨。但是,在軍人硬漢的形象背後,他們同樣有血有淚。事實上,他們多是“80後”甚至“90後”的兵娃子,絕大多數是第一次參與如此慘烈、死傷不下於一場中型戰爭的救災行動。這些中國硬漢在今後將如何面對災區血肉模糊、支離破碎的回憶?如何忘記廢墟下傳出的救命呼喊?來自軍方的心理學專家通過本報呼籲,如果在6周內不能進行成功的心理干預,也許超過2成的軍人會出現“創傷性應激障礙”,抑鬱、焦慮、幻覺甚至自殘可能會困擾他們終生。 

  “你怕嗎?”“怕!”“有沒有說出來?” “沒有。因為我們是軍人……”這樣的對話,曾多次出現在本報記者與救援官兵的對談中。中國人古來就說“男人有淚不輕彈”、“男兒膝下有黃金”,對男子漢要求情緒內斂;特別是中國軍人,“堅忍”甚至成為行伍中的基本訓練。 

  心理輔導黃金期僅六周 

  據報道,日本來華救援隊中的一名隊員因未能救出生者而感到深深愧疚,以致引咎辭職。但為數更多的中國救援軍人,雖已傾盡全力救出部分倖存者,但面對更多的遇難者遺體,他們內心的失落和愧疚感,只會比日本救援隊沉重千百萬倍﹗因此,令軍方心理專家擔心的是,相當一部分軍人被內心中深深的恐懼、自責困擾,必須立即向他們發起另一場大規模的救援行動。 

  香港文匯報報道,近日來,前往四川各大醫院接受心理障礙治療的士兵越來越多。成都軍區總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王偉文介紹,一位參與救援的士兵,近來沉默不語、厭食、失眠,在部隊領導的要求下,來到醫院進行心理諮詢。“當時情況已經很嚴重了”,王偉文說。幸運的是,經過心理疏導和藥物治療,這位士兵正在慢慢康復。 

  王偉文說,類似這位士兵出現的情況,醫學上被稱為“創傷後心理應激障礙”。這是一種非常嚴重的心理疾病,由戰爭、災難所造成自己身體創傷或目睹其他人受傷、死亡而引起。美國軍人在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救援人員在“911”後,都曾集體罹患這一疾病,其中部分嚴重患者甚至走上自殘道路,這也是美國出現“戰後老兵自殺潮”的主要原因。 

  王偉文呼籲,對於此次參戰的軍人,“要盡早進行心理輔導,如果超過6周,情況就會很麻煩”。目前距離地震發生已近3周,對於心理救援的黃金6周,時日已不多。 

  硬漢有淚亦應彈 

  成都軍區抗震救災聯合指揮部政治部副主任朱新民少將介紹,為了鼓舞救援官兵的士氣,已特別為對參與救援的軍隊配發了650台電視機、17萬台收音機,每天1.4萬份的軍方報紙。多支部隊均配有專門的心理學專家,隨時對參戰部隊進行心理干預和疏導。 

  “目前最有效的辦法,是讓他們說出來,大哭出來”,王偉文說。 公安部消防局政治處幹事郭水華回憶說,5月19日全國哀悼日,14:28分,北川縣數千名實施救援的官兵,手執鋼盔,面向夷為平地的北川縣城默哀,全體放聲大哭。“哭完,不用號令,他們又繼續投入救援”,郭水華說,這對於很多戰士來說是一種情緒宣洩,哭過後感到情緒平靜很多。 

  “因為,他們時時以軍人的標準要求自己,認為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但在如此天災面前,戰士也會覺得無能為力。這種情況下,心理會產生強烈落差,不得不強行要求自己‘堅強’。但強行抑制落差和悲傷,對心理的傷害最大。”心理學專家表示。 


    相關專題: 四川汶川縣8級地震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