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子弟兵”的由來:聶榮臻嘉勉平山團首次使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6-01 09:43:53  


解放軍戰士抱著從灾區中搶救出來的孩子。
  此次在汶川特大地震的抗震救灾中,解放軍和武警官兵忠誠實踐了“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宗旨。《人民日報》5月21日發表評論員文章《不愧爲人民子弟兵》,總結了解放軍和武警官兵在抗震救灾中的表現,說“中國人民爲擁有這樣一支英雄的子弟兵,而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那麽,“人民子弟兵”這個稱謂是怎麽來的呢? 

  “子弟兵”一詞,古已有之,指領兵將帥率領本鄉本土壯勇所組成的軍隊。項羽八千“江東子弟兵”曾橫掃天下;南宋時期的“岳家軍”、明朝的“戚家軍”等很多有親屬鄉土關系的將士組成的部隊,也因英勇善戰而揚名。而在現代,“子弟兵”成了人民對自己軍隊的親切稱呼。這個稱呼據說出自聶榮臻元帥當年領導的晋察冀敵後抗日根據地。 

  1937年11月,晋察冀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聶榮臻,率領3000人的武裝,在晋(山西)、察(當時的察哈爾省)、冀(河北)三省邊界地區,創建了第一個敵後抗日根據地。建立根據地後,聶榮臻立即著手擴大人民武裝力量。當時在晋察冀,出現了不少帶有地域色彩的部隊名稱,如“阜平營”、“回民支隊”、“靈壽營”、“平山團”等。1939年5月聶榮臻發布通令,嘉勉平山團作戰英勇,屢立戰功,是“捍衛民族、捍衛邊區和捍衛家鄉的優秀的平山子弟兵”。這是“子弟兵”一詞首次用于稱呼黨領導下的人民武裝力量。 

  1939年底,晋察冀軍區冬季反“掃蕩”戰役取得勝利,社會各界發來大量祝賀函電,盛贊聶榮臻將軍指揮有方,屢建奇功。聶榮臻在《抗敵報》上複信指出,晋察冀成爲敵後抗戰的堅固長城,是“全邊區父老和子弟兵的血肉所創造出來的”。晋察冀軍區創辦的《抗敵三日刊》,也改名爲《子弟兵》。就這樣,“子弟兵”這個稱呼,就把部隊擔負的任務和群衆切身利益緊密結合在一起了,更能體現軍民的魚水深情,戰士們保衛家鄉,就是保衛邊區,就是保衛祖國。 

  著名民主人士李公樸先生在1940年春到晋察冀考察之後,撰寫了《華北敵後——晋察冀》(1940年出版)一書,書中稱頌道:“子弟兵是老百姓的兒子,堅决打鬼子的抗日部隊的兄弟,是在晋察冀生了根兒的抗日軍。” 

  後來,“人民子弟兵”這五個大字,成爲人民對我黨領導的革命武裝的親切稱謂,一直沿用至今。(來源:中青在綫-青年參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