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時:馬英九不要再重複李明博所犯過的錯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6-04 11:05:21  


  中評社香港6月4日電/台灣中國時報今日刊登社論說,還記得在去年底曾經流行過的一陣“李明博熱”嗎?那時節李明博帶著治理首爾政績的光環,以秋風掃落葉的聲勢,高票當選韓國總統,台灣這邊也立即掀起一股“CEO治國症候群”,不僅馬謝兩人都自許為CEO,謝長廷一度還為要不要物色企業CEO擔任“閣揆”鬧了好一陣新聞。昨天這位CEO總統上任剛好滿百日,民調支持比率卻已從就職時的五成多跌到兩成上下,創第五共和以來五位總統中聲望跌最快的一位。李明博的暴起暴落,除了證明CEO治國的神話被戳破外,對執政還未滿月的馬政府而言,需要思索的課題實在太多了。

  這次對李明博進行聲望調查受到各界特別注意的兩個機構,一個是與韓國蓋洛普合作的朝鮮日報,調查的結果是認為李明博“做得好”的只有二一.二%;另一個則是與韓國研究中心合作的東亞日報,調查的結果則是認為李明博“做得好”的只有二二.九%,兩份調查結果非常接近,不僅顯示有近三成的民眾在李明博執政百日後,明白撤出了他們原先支持的立場,更顯示韓國當前的主流民意對李明博的不滿情緒,正在逐步升高。

  社論指出,進一步檢視這兩份調查,也提供了若干韓國民眾為何這麼不滿李明博的線索。東亞日報的調查指出民眾對李明博作為最不滿的依次為“美國牛肉進口問題”、“物價上漲與景氣變糟”、“政府用人不當”等;而朝鮮日報則指出民眾不支持李明博的理由依次是“不聽取國民意見”、“物價過高、生活艱難”等。這兩份調查所透露的清楚訊息是:除了開放美國牛肉進口激怒韓國民眾外,把李明博從高峰打到谷底的關鍵,結結實實的就是經濟問題。

  檢視李明博執政百日來韓國的經濟大環境,確實沒一項是好消息。上個月經常收支逆差達到十五.六億美元,這已經是連續第五個月的逆差;物價在汽油不斷漲價推升下,導致電價、交通、食品等連鎖上漲,造成物價上漲率達四.一%,創近四年來最高紀錄,五月分單月物價就漲了四.九%,創近七年來的最高漲幅;景氣指數也是連續三個月下滑,預估今年經濟成長率可能降到三.六%。這種高物價、低成長以及經常收支連月、年出現逆差的現象,用韓國人自己的說法,簡直就是“三重苦”。面對這些難堪的指標數據,不要說李明博當初的“七四七”承諾註定會跳票,新增廿萬個工作機會保證也無望達成,甚至“要讓老百姓生活開支減少卅%”的政見也確定將落空了,這種讓韓國民眾從期待到失望間的莫大落差,帳怎麼可能會不算到李明博的身上?

  社論認為,但要說李明博在過去一百天毫無作為也不盡公平。事實上,李明博可謂是卯足了勁在拚經濟。為了平抑物價,他上任不久就將五十二項民生物資“凍漲”,但實施才一個月物價還是漲了百分之四,五十二項的列管物價有廿八種照樣上漲,整體上漲了六.八%,等於是越管漲越多。為因應油價上漲,三月分將燃料稅降低了十%,但減稅效果根本趕不上油價飆升的速度。為了加速落實美韓自由貿易協定(FTA),李明博在輿論反對下依舊開放美國牛肉進口,結果引發國內民意強烈反彈,迫使開放政策延後,而日益升高的反美浪潮讓FTA的實現也出現變數,爭取民主黨初選提名的奧巴馬已經公開表態反對,預計今年內美國國會通過的機率並不高。換言之,李明博不是沒在拚經濟,只是經濟被越拚越糟罷了。

  就經濟大環境相比,台灣現時的處境相較於韓國,說是同病相憐一點都不誇張,畢竟這波由原料漲價所推升的經濟衰退,是全球的“共業”,誰當執政黨都不好過。台灣或許不必擔心開放美國牛肉進口會掀起民怨,但基層民眾面對居高不下的物價,日漸低迷的景氣,同樣也是叫苦連天;馬“總統”競選所承諾的“六三三”,會不會像李明博的“七四七”政見一樣跳票,其實正面臨相當嚴酷的考驗。最重要的是在國民黨正式當家後,未來幾個月若是施政績效沒有起色,馬英九執政滿百日時的民調聲望,也同樣會是很難堪的。馬“總統”比韓國李明博總統幸運的地方是,他可隨時以其施政作為做借鏡參考,至少不要再重複李明博所犯過的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