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明報:副局長要展示本領 證明領高薪物有所值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6-06 12:11:20  


  中評社香港6月6日電/香港《明報》今日刊發社論說,政府任命副局長和政治助理所掀起的國籍和薪酬風波,在社會擾攘近兩周之後,政府終於肯由主導其事的特首辦主任陳德霖 ,以私下會晤傳媒高層的方式解畫,政務司長唐英年 也在官邸帶同16位副局長和政治助理(其中一位不在港),首次與傳媒會晤。政府明顯希望藉著半公開做法,交代事態,以期平息風波。不過,這種遮遮掩掩的解畫做法,未能盡釋公眾對此事的困惑和疑慮,立法會 議員應該鍥而不捨,要求政府披露更多資料。

  這次風波有關副局長國籍部分,在公眾強烈要求下,5位副局長已經宣布放棄外國國籍或居留權,因此,這方面爭議在各位副局長“識做”之下,已經消解,日後也會成為“不成文規定”,政府再招攬的副局長,國籍問題不會再被忽視。

  政治助理方面,有人也放棄外國國籍或居留權,但是仍有3人堅持不放棄。政治助理的國籍怎樣才算恰當,完全可以討論,但是保安局政治助理盧奕基堅持保留居英權的理由,是“他的工作,不會涉及機密資料”,因此毋須放棄居英權云云,就是侮辱公眾的智慧。在保安局擔任政治助理,不可能與機密絕緣,除非只是尸位素餐,根本無事可做,職位可有可無,否則盧奕基這樣說,就是信口開河,所暴露的政治能耐,於此可見一斑。難道這就是陳德霖口中“這班人最正”的政治助理質素?

  概念不清聘政治助理抑或見習生?

  社論指出,至於薪酬問題,特別是個別年輕副局長和政治助理的起薪點,陳德霖的解釋明顯未能使人信服。關於薪酬問題,有一點必須弄清楚的是:政府究竟是聘請一些人,做副局長、政治助理的職務?抑或是聘請一些人,培養這些人去做副局長、政治助理的職務?如果屬前者,獲聘者上班後,即時進入狀態,履行職務和承擔責任,則支領高薪是物有所值;如果屬後者,獲聘者上班後,其實是見習身分,與見習生無異,這類人支領高薪就大大值得斟酌。

  現在個別副局長都很年輕,例如民政事務局副局長許曉暉只有34歲,食物及衛生局政治助理陳智遠更只有28歲,從他們的社會、工作歷練和相關政策局範疇所需要資歷,很難想像他們上班後就可以立即進入狀態發揮角色功能。好了,如果請來的並非即時見真章的副局長、政治助理,只是見習生,而見習生副局長竟然可以支領20.8萬元至22.3萬元的月薪,見習生政治助理可以支領13.4萬元至16.3萬元的月薪,則是政府慷納稅人之慨了,未達善用公帑的要求。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