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澳門日報:災後重建對口支援是好辦法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6-07 13:02:51  


  中評社香港6月7日電/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五日主持政治局常委會議,研究部署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對口支援工作。會議提出按照“一省幫一重災縣”的原則,對口支援,幫助災區加快災後恢復重建。澳門的澳門日報今日刊登社論表示,這是一個好辦法,既可減輕受災地區災後重建的巨大壓力,又可發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精神,團結和激勵全國人民。

  社論指出,“對口支援”並不是新發明,全國許多省市對口幫扶西藏,實行多年,並已收到良好效果,就是一個很好的先例。許多省市伸出援手,投入資金,幫助藏區進行基本設施建設,極大地改變了當地貧窮落後的面貌,提高了藏區人民的生活,為這些地區的持續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來到這些地區工作的幹部,心繫藏區人民,竭智盡力、嘔心瀝血為藏民謀福利,有些人甚至為西藏的建設獻出。

  這次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性最強、波及範圍最廣的一次地震。災後恢復重建是一項十分艱巨的任務,為加快恢復重建,應可發揮中國社會制度的優越性,舉全國之力,集中力量辦大事。現在中央提出“一省幫一重災縣”,各地就要合理配置力量,建立對口支援機制。承擔對口支援任務的有關省市要按照中央的統一部署,積極為災區提供人力、物力、財力、智力等各種形式的支援,優先解決受災群衆基本生活條件,幫助恢復建設城鄉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和居民住房,開展人才培訓、科技支援服務等。當然,中央也將統一研究制訂對口支援的優惠政策。

  在這場抗震救災的艱苦鬥爭中,全國各省區市大力發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精神,緊急派出大批搶險、醫療衛生等隊伍奔赴災區,全力參與搜救被困群衆、救治傷員、防控疫情、搶修基礎設施等工作,同時向災區運送大批救災物資,踴躍募款捐物,千方百計幫助受災群衆解決臨時和過渡住所,為抗震救災工作作出了突出貢獻。
  
  據民政部報告,截至六日十二時,全國共接收國內外社會各界捐贈款物總計四百三十八億多元,其中內地、港、澳、台當在大數;向災區調運的救災帳篷共計八十四萬八千八百頂;截至五日,災區過渡安置房已安裝近三萬四千套,正安裝、待安裝、生產地已發運、待發運共計十九萬四千六百套。

  最近,公安部從全國二十八個城市抽調五千名公安特警隊員陸續趕赴四川,協助當地公安機關執行維護災區治安的任務。唐家山堰塞湖告急,進駐綿陽市遊仙區的福州市公安局特警支隊二百名特警隊員,四出奔跑,苦口婆心地勸說群衆撤離。而他們的駐地,卻是全市相對最低窪處,險情無時不在,特警隊沒有一個人顧及這些。

  災區復課很困難,不少學生被送往其他省市。北川擂鼓小學全體師生來濟南復課,這是地震災情發生後的全國第一例大規模異地復學。濟南為北川擂鼓小學準備的宿舍、教室已粉刷一新,新購置的雙層鐵床已擺放整齊,並鋪上了嶄新的被褥,宿舍和教室裡新安裝了空調和電視。課桌上,為每個孩子準備的書本擺放得整整齊齊,還為每個學生購置了夏季校服、常服、鞋襪等,並專門聘請了一位川菜廚師,為四川師生做菜。市長要求濟南各負責接收的學校一定要全力為災區的孩子服好務,讓他們感覺濟南就是他們的家,這裡的學校就是他們的學校。

  目前全國二十個省、區、市的三百六十七家醫院已收治了一萬多名四川地震災區傷員。各地收治醫院精心準備傷員專用病房和由專家牽頭的救治護理、心理康復隊伍,為傷員提供最好的救治條件,傷員醫療救治工作正在順利開展。

  任務艱巨,時間緊迫。中央近期將召開有關會議,對災後恢復重建對口支援工作作出具體安排。在全國人民大力支援下,災區人民一定會發揚艱苦奮鬥的精神,用自己的雙手和辛勤勞動加快重建美好家園。


    相關專題: 四川汶川縣8級地震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