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聯合早報:新俄關係在借鑒與互利中邁進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6-07 15:42:17  


  中評社香港6月7日電/新加坡聯合早報今日刊載社論說,今年是新俄兩國建交40周年,國務資政吳作棟和內閣資政李光耀同時訪問莫斯科,結束了四天行程,其間所透露的意義值得我們關注,這標誌了新加坡與俄羅斯之間正在建構中的合作關係又再進一步提升,兩國在經濟貿易、經驗分享、文化藝術等交流的領域有望不斷擴大。
  
  這里且先回顧一下過去,兩國關係的迅速發展也是近幾年的事。2005年10月,李資政正式訪問俄羅斯之後,新俄兩國的經貿關係迅速起飛。2006年8月簽署諒解備忘錄,新加坡便開始為俄羅斯各地經濟特區發展提供咨詢和援助。從2000年到2007年,新俄兩國的雙邊貿易額增加了三倍以上,並在去年達到188億新元。

  去年3月在新加坡舉行的第二屆“俄羅斯-新加坡商業論壇”上,便有資料指出,當時約有30家新加坡公司在俄羅斯設有業務,而在新加坡注册的俄羅斯公司則有137家。新加坡人在俄羅斯經營的業務,從旅遊、酒店業到生產咖啡袋不等,俄羅斯各層面的商機耀眼。

  社論表示,到世界各地具有經濟潛能的國家去建立雙邊合作互惠的關係,對新加坡的生存和發展是至關重要的。這正是新國政要僕僕風塵的原因。

  社論指出,新加坡與俄羅斯雙邊關係迅速增長,主要取決於兩個重要因素。首先是俄羅斯擺脫了政治改革先行的“開放”(glasnost)政策年代的紊亂,也渡過了“大爆炸式”經改的動蕩,政治和經濟都趨於穩定。另一方面,從多次的接觸中,俄羅斯對新加坡的管理經驗深感興趣,對新加坡高度信任。

  李光耀資政指出,一名俄羅斯企業家是因到了新加坡,對樟宜機場的效率留下深刻印象——“通關之後,就能馬上拿到行李,搭德士20分鐘就可以到市中心”,而邀請新加坡協助俄羅斯發展機場。不過他也指出,俄羅斯可以在新加坡協助下興建設備完善的機場,但機場的有效運作,就要靠良好的行政體制和人力資源,以及心態的改變。

  李資政在斯科爾科沃—莫斯科管理學院(Skolkovo-Moscow School of Management)國際咨詢委員會會議上的演講與答問,可說為此行畫龍點睛。他從權威的研究成果與數據中得出結論,認為國家要取得高速經濟增長,民主體制並不是先決條件,而國家穩定和政府有效率則不可或缺。顯然的,俄羅斯從改革開放到今天所走過的艱辛道路,其實也給這番論說提供不少明證。

  當然,與泱泱大國的俄羅斯相比,新加坡畢竟是個小國。因此吳資政在訪問俄羅斯聯邦國家杜馬大樓,同國家杜馬主席(下議院議長)格雷茲洛夫博士會晤,聽到俄羅斯有意向新加坡學習時,說自己感覺到新加坡必須保持謙虛。他認為,新加坡可以通過提供想法和建議,成為俄羅斯推動改變的“催化劑”,並且也希望俄羅斯企業能利用新加坡作為進軍亞洲的平台。

  應該說,俄羅斯與新加坡推展雙邊關係,是在各個階段的成果到來時,逐步使“籌碼”和信心不斷增加起來的。比如說,新加坡曾為俄羅斯六個經濟特區提供咨詢與協助,讓這些特區獲得顯著的成果,俄羅斯才再度歡迎新加坡參與七個旅游特區和兩個海港特區的開展。此行當中,李資政也提到,新加坡將在俄羅斯參與五個機場的發展工程,包括莫斯科的兩個機場。建立互信,層層推進,應該是新俄關係發展的正常規律。

  社論總結,新俄關係的發展證明,新國憑著誠意、信譽和成功的發展經驗可以在國際關係上大展拳脚,而虛心謙遜則應是永遠不變的處世態度。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