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聯合報:馬家庄現象:聽自然發展,勿政治堆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6-08 08:05:41  


  中評社香港6月8日電/“閣揆”劉兆玄表示不會補助苗栗縣興建“馬奮館”,縣長劉政鴻則宣稱不靠中央,將以委外或BOT方式進行。

  台灣聯合報今日發表社論指出,馬家庄暴紅,其實是一個頗具人文意趣的事件。馬英九自小知道宗祠的堂號為“扶風堂”,後來得知台灣的“扶風堂”在苗栗馬家庄,此後年年到苗栗“祭祖”,迄今已歷十五年,漸漸成為馬家庄每年的盛事。此事緣起十五年前,難謂馬英九有政治動機;而居民只有二十餘人的馬家庄,眼看馬英九年年“回家”祭祖,從辭官引退,千迴百轉,變成了“總統”,也可謂始終如一。馬英九在“扶風堂”找到了他的根,馬家庄則將馬英九視為祖德的光耀;其間遇合皆出乎自然,正是這一段“扶風堂演義”的動人之處。

  文章認為,最令人玩味的是,不少社會大眾也做如是觀。據說陳水扁官田老家,周末遊客最盛時不過七八百人;但馬家庄的馬氏宗祠周末竟可湧現數千觀光客。可見許多民眾也視馬家庄為佳話,並認同此一倫理奇觀。也就是說,“馬家庄現象”不是人工堆砌所成,而是自然演化所致;這也正是這一段“扶風堂演義”的可貴之處。

  因此,在苗栗縣政府準備大興土木為馬家庄踵事增華之時,我們毋寧認為最好盡量“協助”其自然發展下去;不要揠苗助長,不可過度堆砌,而要盡量維持其原汁原味,盡量顯現其自我體現的痕跡,逾度的外力介入必將損傷其“自然美”。不過度介入,即是一種“協助”。

  想像中,倘若在馬家庄開出寬闊馬路,或建起鋼骨高樓,恐怕會使原味流失,弄巧成拙;苗栗縣政府規劃中的“馬家庄”,若太露刀斧痕跡,也許反而會毀了馬家庄的本色。馬家庄的“賣點”應在自然、素樸及人情味;恐怕沒有人會欣賞太過鋪陳、堆砌及商業化的馬家庄。

  直到劉政鴻宣稱要花一點七億拓寬馬家庄的通路,人民始知當年拓寬陳水扁官田老家的大道花了八億公帑。其實,“官田奇觀”一度也曾膾炙人口,即使花些公帑,能將“三級貧戶出總統”的傳奇分享人民,也是美事;同理,馬英九與馬家庄的宗祠關係,既也引發社會的共鳴,即使花些公帑拓寬通路,使苗栗添加一個人文景點,誰曰不宜?然而,是否一定要開十五米寬的通路,大路一開是否原味盡失,皆應斟酌;至於其他配屬建設,除公廁外,自不宜運用公帑;即使委外及BOT,亦絕不宜太過鋪張,不可喧賓奪主,把馬家庄變成了馬戲團。

  劉政鴻看出馬家庄是一個題材,並想增加其地方經濟效益,其實不無創意,有其值得肯定之處。君不見日本宮崎縣長東東來台推銷觀光,近日也傳為佳話。只是,要推銷“馬家庄”,應當政治色彩愈淡,人工堆砌愈少;盡量保存原汁原味,切忌濃妝艷抹而失去本色。所以,與其在“馬奮館”上作文章,不如以“扶風堂”為題材。

  社論指出,馬英九與馬家庄的這段因緣已經默默發展了十五年,如今成了議論的焦點,也到了雙方應當思考如何面對將來的時刻。最佳的策略,仍不外“自然”二字。馬英九繼續努力其志業,光宗耀祖;扶風堂也繼續珍惜這段因緣,為社會倫理創造傳奇。倘能如此,馬家庄的人文價值即彌足珍貴。

  維護人文傳奇與拍馬屁,其實是一線之隔;欲使馬家庄扮演地方經濟角色,亦不可破壞其自然本色。眼前的馬家庄傳奇與扶風堂演義若欲發展下去,並產生正面社會效益,主要須靠馬英九的人格形象及馬家庄的素樸本色來支撐;倘若馬英九的形象及馬家庄的本色變了質,一切就成泡影。

   看一看官田陳家二十米的林蔭大道,如今人影寥落車馬稀;即可知一個社會傳奇,不是靠權力支撐,也不是靠金錢堆砌,而是靠來自真誠人性的感動力。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