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聯合報:“劉內閣”的“危機處理”重傷了自己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6-11 14:45:18  


  中評社香港6月11日電/聯合報今天發表社論說,與其說綠卡事件重創了“劉內閣”,不如說是“劉內閣”的“危機處理”重傷了自己。

  在現今政治氛圍中,綠卡可能形成政治話題,卻未必能演成政治風暴。一、畢竟只是綠卡,而非雙重國籍。二、法律禁止政務官具有雙重國籍,但未禁止擁有綠卡;亦即,擁有綠卡並不違法。三、何況,據稱相關人等的綠卡皆已自然失效或已申請放棄,或正申請放棄(“國安會諮詢委員”詹滿容)。四、即使擁有雙重國籍,只要依法放棄,仍能任公職;則放棄綠卡者,已是“超標準”。五、經大選期間馬英九的綠卡事件及後續李慶安的雙重國籍事件,馬政府對綠卡的“危機”與“處理”應皆已有累積的因應能力,沒有重蹈覆轍的道理。依據以上理由,這次綠卡“危機”可謂大半是“劉兆玄內閣”自己“處理”出來的!

  社論說,“人事行政局”的紀綠顯示,民進黨政府曾有二十一名政務官擁有雙重國籍(不是綠卡),包括“外交部長”田弘茂、“教育部長”曾志朗、“財政部長”何志欽等,均是在就職後始申請放棄;“經濟部長”宗才怡,則因任期僅一個多月,下任時還來不及放棄;另有台聯僑選“立委”劉兆玄寬平在“立委”任內全程擁有瑞士國籍,今年二月出任駐瑞士代表始申請放棄,但迄未完成手續。倘若民進黨政府的政務官,縱使有雙重國籍仍可待就職後放棄即可;則如今有何理由對並未違法且綠卡已失效或放棄者如此借題發揮?這場綠卡風暴,主因是緣於民進黨擅長製造“危機”,但“劉內閣”卻拙於“處理”。

  社論說,劉兆玄在“組閣”時,理當詢明雙重國籍及綠卡事。若未詢明,責任在劉兆玄;若已詢明,並已知部分“閣員”有綠卡問題,卻竟似毫無準備,坐視風暴發展至今日地步,則尤其令人不解。劉兆玄在得知“閣員”有綠卡問題後,至少可有兩種因應方法。一、不待爆料,事先主動公布,並表示綠卡已經失效或放棄;二、等待被動時機出現時,在第一時間即完整公布已知的調查結果,並表示綠卡皆已失效或放棄。倘能如此,綠卡也許仍不免成為“話題”,但應不至於釀成“危機”或“風暴”。如今,“劉內閣”卻採“擠牙膏”的做法,遂使形勢愈陷愈深,找不到停損點。最後,甚至說“放棄綠卡是犧牲”、“有綠卡是有國際觀人才”、“不要鎖國”,這就更是投薪救火、火上加油了。

  社論說,執政不可能沒有“危機”,考驗的是主政者“處理”的能力;危機必生“損害”,則考驗主政者“控制”的能力。馬政府接手的是內憂外患的台灣,自是“危機”四伏;然而,上任二十日竟是風波不斷,幾無寧日,卻是令人始料未及。何況,風暴皆未必是發生在事件主體,卻是在枝節處爆發,甚至只是幾句失言或口誤即引發軒然大波;如油品漲價在下午五時四十五分宣布、“立法院”要不要穿西裝、李炷烽登陸先禁後准,及輕率表示“勘災防洪是‘行政院’職權”等等;而此次綠卡事件,更是應已明知早晚一定會爆發卻仍眼看著鬧到不可收拾。馬政府不能預防“危機”之發生於前,又不能控制“損害”之擴大於後,顯示這個團隊在政治運作能力上必有盲點及死角。

  在今日情勢中,主政者必須具備的重要能力是引領議題;但馬政府上任二十日來,除兩岸題材確有領先,其餘議題則幾乎完全陷於被動及受攻擊的地位。這不能只說反對黨及媒體過於嚴厲,仍須檢討主政者的操作能力有無問題。其實,以台灣高層人才的生態言,政府組閣要不出現雙重國籍或綠卡問題堪謂幾無可能;但民進黨二十一名政務官皆帶著雙重國籍上任,如今卻可將馬政府綠卡罵到狗血淋頭、無以招架,即知國民黨陷此情境,實有其因應無方及自取其咎之處。

  馬政府必須及時從亂局中抽身,一方面要處理危機與控制損害;另一方面更要全力創造正面的題材,引領民眾的情感及認知;勿待社會負面的評價一旦形成,那就噬臍莫及了。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