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自然資源消費形勢嚴峻 專家籲取消能源補貼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6-11 14:51:56  


  中評社香港6月11日電/一項最新研究發現,中國目前的自然資源消耗水平已經達到其生態系統長期供給能力的兩倍。有專家建議中國取消能源補貼,提高能效。

  《華爾街日報》報道,國際環境組織世界自然基金會(WWF)與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China Council 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10日共同發布了《中國生態足迹報告》。生態足迹通過農田、木材、水、煤炭以及垃圾處理用地等一系列自然資源的使用量,來衡量人類對大自然的需求狀况。

  報告發現,中國的人均生態足迹仍在世界上居於較低水平;但自上世紀六十年代以來,中國消耗的生態資源增加了近一倍。報告警告稱,如果中國的人均資源消耗達到美國的水平,“那麽中國將需要全球的可用生物承載力。”

  世界自然基金會發表聲明稱,報告主要使用了2003年的數據,這是目前可用的最新的全面數據。但報告作者表示,研究結果反映了目前仍在持續的趨勢。

  報告稱,中國2003年的人均資源消耗量居世界第69位,略低於叙利亞。美國在這項指標中排名世界第二,阿聯酋高居第一,日本則位列第27位。根據報告的定義,一個國家的生態足迹指的是滿足該國人口需求的、具有生物生産力的土地與水域的面積。

  研究發現,中國人均生態足迹僅爲1.6公頃,遠低於2.2公頃的世界平均水平。但中國所能提供的自然資源經計算僅爲人均0.8公頃,這意味著中國消耗了相當於其自身生態系統供給能力兩倍的資源。

  爲了彌補其中部分缺口,中國從加拿大、印度及美國等國家進口原材料。但研究發現,其中部分原材料隨後又通過制成品的形式再出口到西方國家,這使得中國成爲自然資源的淨出口國。

  報告建議,中國可以采取簡單易行的短期措施,例如推廣使用節能燈泡,同時著眼於長期規劃。中國擁有“全球生物承載力”(提供有用生物材料與吸納廢物的能力)的15%,美國則消耗了大約20%。

  報告表示,未來一、二十年內,中國的消耗水平可能仍將對其自身的生態系統構成威脅,幷對全球生物承載力施加更大的壓力。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