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外資銀行試水中國金市 黃金中國價格逐步形成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6-11 16:06:57  


  中評社香港6月11日電/上海黃金交易所日前在其網站首頁上公佈: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上海黃金交易所審議,認為匯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渣打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和加拿大豐業銀行有限公司廣州分行符合交易所規定的入會條件,其提交的各項申請資料完整有效,同意其成為上海黃金交易所外資金融類會員。至此,外資金融機構中國“掘金”正式開閘。那麼,引入“洋鯰魚”的中國金市有怎樣的變化? 

  外資銀行“試水”中國金市 

  新民晚報報道,6月5日,上海黃金交易所正式公佈了吸納匯豐、豐業、渣打為首批外資會員。至此,在漫長的外資金融機構參與中國黃金市場的籌備、審批程序之後,首批“吃螃蟹”者的名單終於浮出水面。早在一年前,央行金融市場司已原則同意上海黃金交易所引進外資銀行在華經營性機構作為會員。 

  三家“洋會員”中,匯豐銀行最為積極,開閘首日即完成了4筆交易,成為外資銀行中“染指”中國金市第一家。來自匯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的消息說,這家銀行已於6月5日獲得中國銀監會許可正式開展黃金交易,並於當日達成4筆交易。據悉,匯豐中國“試水”中國內地黃金市場首日進行的均為Au99.95現貨黃金,總計17公斤。 

  中國金市開放“里程碑” 

  “無論從哪個角度,開放外資銀行參與我國黃金現貨市場,對於黃金這個在國內並不算太大的要素市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上海大陸期貨研發部經理、黃金投資專家李迅這樣認為。 

  李迅說,這些國際“玩家”的介入,首先會帶動中國黃金市場的流動性,增強中國金市的活力;其次,外資巨頭無疑將帶來許多黃金運作的國際經驗;第三,引入外資銀行作為金交所會員,實際上已經打通了國內外黃金市場,某種角度上加重了國內外金價的高度相關性,提升了上海金交所的國際地位。 

  黃金“中國價格”逐步形成 

  根據中國黃金協會預計,繼去年中國以272噸的產量躍升為全球第二大黃金生產國後,今年將超過南非成為全球第一大產金國,黃金年產量可望達到300噸。同時,作為傳統用金大國的中國,2007年中國黃金首飾需求達到了302.2噸,已經超越美國,成為緊追印度的世界第二大黃金首飾消費國。 

  李迅說:“中國黃金市場目前一直是‘影子盤’,期貨、現貨黃金市場都是被國際市場牽著鼻子走的,未來中國要爭奪世界黃金定價權,走出‘中國金價’,開放市場是關鍵性步驟。”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