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星島日報:台灣打破孤立直接競爭 香港新挑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6-13 11:54:47  


  中評社香港6月13日電/香港星島日報今日刊登社評指出,海峽兩岸兩會恢復中斷近十年的會談,周末包機直航和開放內地民眾遊台快將落實。本港受惠於兩岸局勢穩定,但中介人角色難免被削弱,而且還要準備好面對台灣的競爭。

  馬英九當選台灣“總統”後,台灣政界重量級人物訪京,談的是兩岸關係框架。今次台灣海基會會長江丙坤率團訪問北京,與大陸海協會會長陳雲林展開實務商談。除了包機直航和開放旅遊,雙方還談到互相在對岸開設辦事處發簽證、兩岸石油公司合作勘探東海油田等問題,陳雲林亦答應在適當時候成為首位訪台的海協會會長。雖然互設辦事處等部分議題有所波折,但總體方向是兩岸經濟實務來往密切,發展飛快,馬英九已經表明下一個目標是平日包機直航。

  中介地位削 早作綢繆

  社評指出,過去海峽兩岸因種種政治問題造成的隔閡,讓香港坐收中介人之利。隨著隔閡逐一打破,本港中介人角色難免被淡化,最明顯是台灣人以後不必經香港來往大陸,對本港航空、旅遊和相關行業都有一定的影響。由於兩岸直航之調已經唱了幾年,本港業界已經早作部署,另拓新的商機。反而是兩岸關係改善後台灣對本港構成的競爭,比較少人關注。

  本港並非第一次大削中介人角色。在內地閉關的年代,本港作為大陸的門戶,轉口業務暢旺,工商百業蓬勃,這角色到大陸開放初期仍然非常吃重,隨覑大陸的急劇發展,本港的影響開始減低。當年本港得利於大陸閉關,近年則得利於台灣在陳水扁治下自陷孤立,兩岸中介的角色得以延續,但陳水扁人去政息,直航之日已為期不遠。

  台破孤立 搶資金遊客

  社評指出,自大陸開放改革後,經濟發展迅速,至今已經不再單獨依靠本港作為對外溝通橋梁,而且在很多方面對本港構成直接競爭。最明顯的例子是物流業,大部分貨物不再經本港轉口,深圳貨柜碼頭的處理量已經超過香港。即使在本港的強項金融業層面,本港也不再成為內地企業集資的唯一市場。

  台灣對大陸開放,吸引大陸的資金、遊客,對本港會構成直接競爭。論經濟規模,台灣本地生產總值是香港的雙倍,人口是香港的三倍多,地價廉宜,商機處處。論對大陸遊客的吸引力,不少內地人已經來過香港,會盼望踏足尚未統一的彼岸大開眼界。

  馬英九政綱包括建立兩岸共同市場,目標是與大陸建立類似自由貿易區或更緊密商貿關係安排(Cepa),本港從內地享受到的種種優待,將來台灣也有機會共享。台灣吸收了陳水扁時代內耗的教訓,齊心在發展經濟方面急起直追,港人應變絕對不能鬆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