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央日報:釣魚台撞船事件對馬英九政府的啟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6-13 12:45:38  


  中評社香港6月13日電/根據媒體報導,臺灣漁船“聯合號”日前在釣魚台海域被日本海上保安廳巡邏艦撞沉,雖然釣客及船員都已回台,但船長仍被留置。除此之外,海巡署前往馳援的和星艦,因為“外交部”的一通電話而撤離。此一事件經報導後,立即引起各界關注,而且不論朝野“立委”,均一致要求政府採取強硬立場。台灣中央日報網路報今日發表社評指出,我們認為,這只是新政府面臨的第一場“外交”考驗,而外交事件往往牽涉到“國家”利益,不能輕忽處理。 

  社評說,我們認為,外交事件的處理,有三個重點,一為戰略目標,二為原則與彈性,三為機制。先談機制的部份,包括資訊的機制與處理的機制。就資訊的機制而言,要掌握三大重點,一是及時性,二是完整性,三是重要性。當一外交事件發生時,資訊機制應於最短時間內掌握各方面的資訊,判斷其重要性,然後將資訊傳遞至處理機制進行應變。以此一撞船事件為例,由於是台灣漁船被撞沈,而且有“國民”被拘留,可說是重要事件,應該將資訊傳遞給適當的層級進行應變。我們相信“國安”機關及外交部都已在進行處理,但“外交部”日本事務會執行長蔡明耀在第一時間卻是致電“海巡署”,以致後來和星艦撤離釣魚台海域。就資訊的機制而言,蔡明耀在重要性上做了錯誤的判斷,也忘了“海巡署”的功能,因此在後續的處理上犯了錯誤。由此可知,當前“外交”應變的機制還有調整的必要與空間。

  就原則與彈性而言,“外交部”表示並未要求和星艦撤離,但和星艦為何會在沒有要求撤離的情況下棄自己的人民於不顧?甚至於未完成蒐證即撤離,失去了日後與日方理論的事實基礎。社評說,我們推測,“外交部”或許沒有明言,但“海巡署”與和星艦艦長對這通電話的解讀就是撤離。換言之,避免與日本在釣魚台海域發生衝突,是“海巡署”官員所認知的原則,他們也只是根據原則來辦事而已。

  臺灣長期以來堅持釣魚台是台灣的領土,“外交部”也宣示了維護主權的決心不容置疑,也不會改變。但要如何做到呢,又要做到什麼程度呢?要回答這個問題,就必須先了解台灣“外交”的戰略目標,這才是問題的真正核心。如果對“外交”的戰略沒有清楚的認識,則容易失去方向,變成看媒體標題辦事,或聽“立委”批評辦事。 
  
  社評指出,我們以此次撞船事件為例,臺灣應該要求日本政府道歉,但要不要走法律途徑?臺灣應該協助漁民向日本求償,但要不要協助漁民走上法庭?我們既然宣稱釣魚台為台灣領土,那要不要提升在釣魚台海域巡邏的船艦等級與數量?一旦提升,日方也有相應措施時,台方又應如何?除此之外,政府要如何與民眾溝通,以化解內部的阻力?這些問題在在考驗新政府處理外交問題的智慧,不過,我們可以確定的是,如果沒有清楚的戰略目標,其結果不儘傷害政府威信,也將傷害台灣利益。 

  總而言之,新政府應該對“外交”的戰略目標有非常清楚的認識,然後根據這個戰略目標一方面調整“外交”作為的原則與彈性,讓相關官員有所遵循,另一方面強化資訊與決策的機制,以減少犯錯的機會。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