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聯晚:兩會復談成果得來不易 值得珍惜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6-13 15:38:51  


  中評社香港6月13日電/台灣聯合晚報今天的社論指出,海基海協兩會,終於敲定了周末包機和陸客觀光兩項議題,今天上午正式簽署協議。這一步路等了將近十年才終於跨出,讓關心兩岸情勢的人大感欣慰。

  社論說,兩會復談,除了實務上的收穫外,更值得注意的是,兩會的互信基礎也加強了。整個過程顯現了雙方交流的良性氣氛,在既定的協議課題外,又提出“截彎取直航線”和“互設辦事處”的進一步構想,有待未來繼續協商。談判過程中,大陸方面未使出挑釁或試圖矮化台方的小動作,一切按照原本排定的方式進行,尤其未曾出現需要提防的主權敏感話題。這其實是比任何實質共識更有價值、更具樂觀發展潛力的成就。

  兩岸之間如果能繼續維持這樣的談判互信基礎,可預期將來還有更多議題,能往兩岸互利和雙贏的結果邁進。但另一方面,反而是台灣內部的部分人士,對於兩岸關係的躍進仍有是否真正“準備好了”的疑慮。舉例而言,這次復談的過程順利,但仍有人挑剔“沒舖紅地毯”,有人刻意強調記者拍照後清場形成“對江丙坤不尊重”。至於途中出現的“截彎取直航線”和“互設辦事處”議題,本來並不算太突兀的題目,根據新聞幕後分析,海基會對這些相關議題也非毫無所悉,卻一度因為海基會副秘書長龐建國的談話方式,引發某些人的議論風波。

  社論說,過去的情境條件下,海陸兩會有時唱雙簧,是為了擔心大陸耍手段,“陸委會”扮演黑臉煞車,讓在外談判的海基會碰到難堪局面,可以用“未在授權範圍內”作為策略進退空間。但這次海基會和海協會的復談成果,已為雙方的互信交流打下基礎,則海、陸兩會之間更應往力求政策一貫的方向邁進,對雙方的功能認知和角色扮演達成默契,尤其未來協商的議題一定是敏感度一步一步升高,須避免在“是否授權”的題目上引起外界不必要地作文章。

  周末包機和陸客觀光的議題,“聞樓梯響”已不知多久了,讓台商和相關業者望穿秋水亦多時,如今終於等到“燕子來了,春天真的到了”的新局面。江丙坤和陳雲林的兩支簽約紀念筆,堪稱真的在寫歷史。復談成果得來不易,值得珍惜。


    相關專題: 兩岸兩會恢復協商談判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