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一顆小行星命名汶川星 紀念地震死難者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6-21 16:41:06  


中山大學學生、“蘇梅克近地天體獎”得主葉泉志。
  中評社香港6月21日電/一顆由中國大學生發現的小行星將命名為“汶川星”,以紀念四川大地震的死難者。發現這顆小行星的中山大學學生葉泉志表示,國際天文聯合會已批准他的建議。

  葉泉志昨天透露,國際天文聯合會(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在昨天宣布批准將其發現的161715號小行星命名爲“汶川星”。葉泉志向記者表示,他希望以此悼念在汶川大地震中的罹難者。
  
  據廣州日報報道,這顆小行星是葉泉志在2006年6月23日發現的,其暫定編號爲2006 MZ12,其中“MZ12”恰與大地震發生日期的英文縮寫(5月12日,May 12)近似。 小行星的直徑約3700米,公轉周期爲4.08年,屬于主帶II型小行星族。目前它的亮度爲21.8等,距離地球5.85億公里,位于雙子座,下一次沖日的時間是2009年2月20日。
  
  據悉,迄今爲止,葉泉志共命名了5顆小行星,其中包括與台灣鹿林天文台合作發現的“廣州七中星”和“蘇東坡星”,以及另外3顆以自己祖先命名的小行星。
  
  天文愛好者“超男”考入中山大學“大氣科學”系
  
  葉泉志畢業于廣州市第七中學,可以說是中國天文愛好者中的一位“超男”。2005年10月,17歲的中學生葉泉志就成爲第一個發現NEAT小行星的中國人。2007年3月,葉泉志不僅成爲第一個獲得了“蘇梅克近地天體獎”的中國人,而且成爲第一個獲得該獎的亞洲人。
  
  葉泉志認爲,人類面臨的滅頂之灾,不是氣候變暖,而是小天體撞擊地球。今天,人類要及早提防這種灾難的發生,只有及早發現地球外部空間的小天體幷摸清它的運行規律。
  
  葉泉志從5歲起就愛上天文,觀察星空,探索宇宙,如今他累計觀測蒼穹的時間已超過1500小時,在各地天文愛好者的幫助下,他還成功地創辦了“晴天鐘”網站。“晴天鐘”能預告全球任何地點未來5天內每相隔3小時的天氣變化情况。考上中山大學的葉泉志還專門選擇進入“大氣科學”這一專業學習,專門探索地球大氣與天氣變化的規律。


  小行星由葉泉志在兩年前發現,直徑約3700米,距離地球5點85億公里,位於雙子座。

  葉泉志在2005年成為第一個發現小行星的中國人,去年成為首位獲得“蘇梅克近地天體獎”的中國人及亞洲人,至今已命名5顆小行星。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