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設計建造上述複雜船只時在系統集成領域取得了明顯進步,但是考慮到一般都有外國技術的幫助在內,這些進步就不盡人意了。外高橋船廠建造浮式生産儲油卸油船使用了韓國建造同樣船型所需技術團隊人數的4倍,船只舾裝中最複雜的部分計劃到新加坡進行。同樣,在滬東中華造船廠建造的液化天然氣船項目中,法國造船專家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持。
海軍方面,從旅洋Ⅱ級防空導彈驅逐艦和其它新近入役的軍艦外表看,其系統集成能力似乎得到了提高。旅洋II級裝備了解放軍海軍首部相控陣雷達,作爲作戰系統的核心,該系統還包括中國自行生産的HQ一9艦空導彈和48單元垂直發射系統。將這三個子系統集成到一個遠程區域防空系統中是一項巨大的成就,可能預示著解放軍海軍藍水作戰能力的提高。雖然這可能是事實,但目前關于旅洋II級艦上系統的實際作戰效能還未可知。還有一種似乎可信的解釋是,中國從俄羅斯購買了現代級導彈驅逐艦和基洛級潜艇,這表明其將最複雜的系統集成到現代化軍艦上的能力仍然受到一定限制。設備外購比例很大基本的居住設備、甲板設備以及其它相關的非作戰機械方面,軍用艦艇和民船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共性。近年來,隨著海軍艦艇使用更多的民用計算機處理器和網絡、駕駛室控制和導航設備以及其它的現有商用成熟技術來努力控制成本和促進更加頻繁的技術升級,軍民用船只零件的通用程度明顯增加了。因此中國民用海事設備工業的發展會進一步推進海軍的現代化。
現在的民用海事設備工業的發展成爲了中國領導層的關注之一。總的來說,中國制造的民船上只有40%的船用設備由國內提供。而對于高複雜特有船型來說,這一平均數字又會急劇下降,大大低于韓國和日本造船廠85%和96%的國內船用設備平均提供率。目前,中國不能生産許多船用關鍵設備,仍然依賴國外進口。國內提供建造高技術和高附加值船舶所用設備的能力還嚴重不足,船用設備工業的低水平發展成爲了未來中國造船業發展的瓶頸。
毫無疑問,中國海事設備工業存在的問題同樣也已經影響了海軍現代化進程。長期以來,中國海軍的主要武器系統依賴國外制造、國外許可證生産或者用逆向工程技術仿制,盡管最新級別艦艇上的國産作戰系統取得了重大進展,但其大部分海軍艦只仍然使用進口的作戰系統設備。無論是軍用作戰系統還是民用設備,對于國外技術的依賴都很大。外購大幅增加了采購和周期維修成本,同時也增大了系統集成的難度,還對艦員訓練提出了額外要求,産生了很多負面影響。比如,由于缺乏俄制電子海圖儀的技術指導文件,基洛級潜艇艇員只能采用人工繪制航海圖。此外,中國海軍2002年進行首次環球航行時,德國技師也曾經到“青島”號導彈驅逐艦上維修德制MTU柴油發動機。這些例子表明進口技術也會給海軍帶來一些負面的影響,同樣也表明,中國如何提高自身海事設備工業的水平也會極大地影響民用和軍用造船業的發展。
落後的推進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