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胡聲平:兩岸中程目標不盡相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6-28 08:18:52  


  中評社香港6月28日電/南華大學國際暨大陸事務學系助理教授胡聲平在即將出版的《中國評論》七月號撰文指出,目前兩岸關係固然出現了難得的歷史機遇,但不保證未來就是光明坦途。

  文章認爲,此次兩會復談過程順利、氣氛融洽,實有賴北京對台北釋出的高度善意。在幾經波折,且台北底牌未談就開的情況下,胡錦濤仍拍板決定復談,協助馬英九兌現競選支票,可視為兩岸關係的一項重要進展。然而馬英九盤算的是搞好台灣經濟以競選連任,胡錦濤則意在簽訂高度政治性的和平協議以建立歷史地位,兩人的中程目標不盡相同。

  隨著兩會復談,雙方能否持續互釋善意,特別是北京能否持續對台釋出善意,將成為未來影響兩岸關係升降的重要關鍵。理由有四:

  ——馬英九於競選期間,共提出廿一項政策白皮書,但其中並不包括大陸政策。如果未來馬英九只想談經濟議題,迴避政治議題,恐不符北京的期待,將不會願意繼續為馬英九兌現競選支票。

  ——雖然北京強調“建立互信”,但若北京不在台灣國際空間上採取更彈性的做法,仍採取“內外有別”的做法,在國際場合一律封殺“中華民國”的國家人格,將使台北無法信任北京。兩岸雖同意暫時“擱置爭議”,但隨著台灣參與國際事務問題進入議程,主權問題是無法長久擱置與迴避的。

  ——雙方如何解決軍事上的安全困境,除考驗雙方領導人的智慧,亦將成為影響兩岸關係未來發展的重要因素。

  ——兩岸未來在其它議題的協商上,馬若繼續未談判、先定案,北京是否繼續配合演出,大有疑問。

  文章指出,隨著兩會協商的漸次開展,台北將面臨進入政治議談判的壓力,由於馬英九有連任考量,故而台北可能會適時踩煞車。北京是否撤飛彈、台北對美軍事採購,以及台灣的國際空間等問題,都將成為台北干擾協商進程,以及與北京討價還價之籌碼。但如果台北只談經濟問題、堅拒政治談判,恐亦對兩岸關係產生負面影響,雙方如何解決這些感敏的問題,將是影響未來兩岸闗係發展的關鍵。如果在這些問題上,都能獲致雙方滿意的解決方案,則短中期內兩岸關係將朝向正面的方向發展。


    相關專題: 中評社專論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