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胡錦濤:要全面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能力建設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6-28 15:00:57  


胡錦濤強調,中國堅持《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其《京都議定書》確定的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
  中評社香港6月28日電/中共中央政治局6月27日下午進行第六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主持。他強調,必須以對中華民族和全人類長遠發展高度負責的精神,充分認識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堅定不移地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全面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能力建設,為我國和全球可持續發展事業進行不懈努力。

  新華社報道,中共中央政治局這次集體學習安排的內容是全球氣候變化和我國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能力建設。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羅勇研究員、清華大學低碳能源實驗室何建坤教授進行了講解,並談了對我國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能力建設的意見和建議。

  中共中央政治局各位同志認真聽取了他們的講解,並就有關問題進行了討論。

  胡錦濤在主持學習時發表了講話。他指出,我國正處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同時也處於工業化、城鎮化加快發展的重要階段,發展經濟和改善民生的任務十分繁重,應對氣候變化的任務也十分艱巨。妥善應對氣候變化,事關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和人民群眾切身利益,事關國家根本利益。

  胡錦濤強調,我國是發展中國家,在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我們堅持《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其《京都議定書》確定的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主張發達國家應該率先承擔減排義務,並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援助和技術轉讓。同時也主張發展中國家通過促進可持續發展為應對氣候變化作出努力。為了更好地應對氣候變化,我國政府制定了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採取了一係列政策措施,相關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了建設生態文明的重大任務,我們必須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放在工業化、現代化發展戰略的突出位置,落實到每個單位、每個家庭。

  胡錦濤強調,應對氣候變化,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考慮經濟發展和生態建設、國內和國際、當前和長遠,全面實施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把應對氣候變化與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創新型國家結合起來,以保障經濟發展為核心,以節約能源、優化能源結構、加強生態保護和建設為重點,以科技進步為支撐,努力控制和減緩溫室氣體排放,不斷提高適應氣候變化能力,不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促進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為改善全球氣候作出新貢獻。

  胡錦濤指出,要重點抓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大力落實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措施,堅持實施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強化能源節約和高效利用,積極發展循環經濟、低碳經濟,不斷擴大森林覆蓋率。二是要大力增強適應氣候變化能力,加強農田基本建設,合理開發和優化配置水資源,繼續開展生態保護重點工程建設,加強氣候變化綜合影響評估。三是要大力發揮科技進步和創新的作用,加快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領域重大技術的研發和示范,加強應對氣候變化基礎研究,加強氣候變化領域國際科技合作。四是要大力健全應對氣候變化的體制機制,完善應對氣候變化的法律法規,推進能源管理體制和價格改革,完善多災種的監測預警應急機制、多部門參與的決策協調機制、全社會廣泛參與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機制,特別是要提高應對極端氣象災害的綜合監測預警能力、抵禦能力、減災能力。五是要大力提高全社會參與的意識和能力,營造全民應對氣候變化的良好環境。

  胡錦濤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應對氣候變化作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內容,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制定符合本地區本部門實際的措施,增強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組織和實施能力。實現“十一五”規劃確定的節能減排約束性目標,任務繁重,時間緊迫,各級黨委和政府務必加大力度、迎難而上、加快推進,把節能減排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來抓,認真實施節能減排統計體係、監測體係、考核體係,突出抓好重點行業和重點領域,深入開展節能減排全民行動,堅決打好節能減排攻堅戰。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