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新加坡前駐聯合國大使:西方統治的時代結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6-30 18:02:12  


  中評社香港6月30日電/美國《僑報》6月30日發表文章說,新加坡前駐聯合國大使馬布巴尼最近出版新書《新亞洲半球——力量向東方轉移不可抗拒》,在美國引起強烈反響。很多美國人難以接受他的說法,但馬布巴尼固執己見:西方統治歷史的時代結束了,這是一個不得不接受的現實。文章摘錄如下:

  馬布巴尼最近接連在美國智庫推銷他的說法。他强調,“亞洲崛起”給人類帶來好消息和壞消息。好消息是,世界因爲亞洲經濟發展,中產階級壯大而變得更加穩定;壞消息是,西方國家仍固守自我獨大的思維,可能為東西方衝突帶來隱患。

  馬布巴尼說,中國、印度的崛起,是因為他們走了西方經濟發展走過的市場經濟之路,但他們並不重複西方的道路,而是在經濟發展時保持了自己的文化認同。特別是中國,給不願照搬西方模式的國家提供了一個新的樣本。

  他宣稱,25年後世界最大的經濟體前4名,將有3個在亞洲:中國、印度、美國、日本。

  馬布巴尼勸告,統治世界200多年的西方要面對權力轉移,確實不容易,他們應當擺脫“問題總是別人的,解决方案總是我的”思維。

  當然,西方獨大時代的結束,並不意味著西方影響力的消失。馬布巴尼强調,世界各國很願意與美國合作,這在國際關係中是很重要的。許多觀念源自西方,但美國人要知道,好的政府比意識形態更重要——同樣是民主制度,印度成功,菲律賓失敗;同樣是共產黨國家,中國成功,朝鮮失敗。

  曾被美國《外交政策》雜志評爲世界最有影響力100名知識精英之一的馬布巴尼笑稱:“美國人多反對我這本書,但多數亞洲人卻說:終于有人出來說話了。”

  其實,美國人並非都自以為是地抗禦“亞洲崛起”。越來越多的美國學者指出,美國應當重構亞洲政策。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中國項目主任包道格呼籲,美國新總統要避免以共同價值觀和民主作爲美國在亞洲結盟的基礎,兼顧國家利益和力量平衡的現實主義,才是更好的辦法。

  包道格建議,美國新政府應有像當年舒爾茨那樣熟悉亞洲事務的專家擔任部長以上職務,適應亞洲作爲全球新“引力中心”的形勢,而不是把亞洲事務交給副部長以下的官員處理;西方應把中國和印度納入G8;美國必須主導在亞太發展新的多邊安全和經濟架構。

  他說,在美國力量相對下降之前,現在就該采取行動,保護和推進亞太共同利益。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