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印頻繁派特種兵赴敏感區探險 顯示全球抱負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7-02 09:32:56  


近年來,印度頻頻組織“探險”活動出征南極、北極以及珠穆朗瑪峰。圖爲印軍在印控克什米爾地區。
  最近,一支由20人組成的印度陸軍“探險隊”抵達中印實際控制綫附近的克哈特嶺冰川,通過所謂“探險”活動來“宣示主權”。爲了顯示自己的“全球抱負”,近年來,印度頻頻組織“探險”活動出征南極、北極以及珠穆朗瑪峰。 

  留雙鞋作爲“主權證據” 

  6月25日,由4名軍官和8名特種兵組成的印度陸軍“探險隊”從烏塔拉坎德邦的馬拉出發了。他們計劃用12天時間,翻越165公里的崇山峻嶺,于7月7日到達克哈特嶺冰川。 

  海拔4717米的克哈特嶺冰川位于中印邊界實際控制綫附近,是喜馬拉雅山脉的一部分。印軍的此次“探險”和挑戰人類運動極限的探險活動完全不同,其真實目的是想宣示“印度對克哈特嶺冰川擁有無可爭議的主權”。 

  一位印度高級軍官直言不諱地說:“我們要讓國際社會知道,克哈特嶺冰川是印度無可爭議的領土,中國或者巴基斯坦軍隊從來都沒有到達過這里。” 

  既然是爲了“宣示主權”,“探險隊”自然要刻意留下一些“物證”。據印度媒體報道,“探險隊”可能會把幾雙印度産的登山鞋、夾著幾張印度主流報紙的防雨塑料文件夾留在冰川上,以便“萬一將來中國對此提出領土要求時以此證明印度對此擁有主權”。 

  曾去錫亞琴冰川“探險” 

  用“探險”活動來“宣示領土”的做法在印度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去年10月,印度就組織了一次錫亞琴冰川“探險”活動,遭到巴基斯坦方面的强烈抗議。 

  錫亞琴冰川海拔6300米,地處喜馬拉雅山、喀喇昆侖山和興都庫什山交匯處,在巴控克什米爾、印控克什米爾和中國之間。自印巴克什米爾爭端爆發後,這里成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對峙陣地”,印巴雙方均在這里設有重兵,幷多次發生流血沖突。 

  通過到該地“探險”,印度又一次高調宣稱“有爭議的冰川屬于印度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印度可以在自己主權範圍內做任何想做之事”。據悉,今年9到10月間,印度將再次組織錫亞琴冰川“探險”活動,强化該地區“是印度無可爭議的領土”的“事實”。 

  “挑戰三極”顯示“全球抱負” 

  爲了顯示自己的“全球抱負”,早在2002年,印度海軍就開始了“挑戰三極”探險活動(即徒步出征南極、北極以及珠穆朗瑪峰)。印軍組建了探險小組,由43歲的海軍中校達姆擔任組長。2004年5月19日,探險隊成功登上珠峰。2006年12月28日,印軍探險隊通過滑雪抵達南極。 

  今年3月24日,一支由10人組成的印度海軍探險隊抵達挪威在北極圈內的朗伊爾城。4月2日,開始向北極艱難行進。由于缺乏核潜艇及大型破冰船,探險隊只能依靠滑雪徒步進入北極。探險成功後又不得不重金租用他國直升機返回大陸。4月9日,探險北極成功,印度順利完成全部“三極挑戰”。 

  對于“挑戰三極”的目的,印度軍方表示,這是爲了拓展國際影響,强化官兵的冒險精神。但有西方媒體評論說,這其實是印度這個發展中大國爲了顯示自己的“全球抱負”。 

  印度對探險隊的投入似乎也能證明這一點。爲了今年4月的北極遠征,印度海軍准備了將近一年。探險隊員主要來自印度海軍特種部隊,是一支可在多種環境下執行特殊作戰任務的精銳部隊。 

  其實,印度這樣做也是無奈之舉。近年來,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北極地區冰面開始融化,一些國家開始對北極顯示出極大重視。俄羅斯、美國和加拿大先後在北極宣示“主權”,幷加大了勘探力度。在不斷强化軍事存在的背景下,具有强烈大國意識和全球考量的印度更是如坐針氈,提升自己在南、北極的影響力就成了它的急迫追求。 

  先進行山地生存訓練 

  探險隊員所到之處,自然條件都極其惡劣。爲此,印度軍方挑選隊員時非常嚴格,訓練過程更是近乎殘酷。此次前往克哈特嶺冰川的20名探險隊員是從印度陸軍15個精銳部隊中層層選拔出來的。 

  被選出的隊員不能直接“上戰場”。爲了應付克哈特嶺冰川附近的險惡環境,印度軍方先將他們送到拉其普特人兵團,進行長時間的山地生存訓練。拉其普特人是印度北方世代從事軍職的人,源于古印度武士種姓刹帝利,以擅長山地作戰著稱。訓練結束後,隊員還要到著名的尼赫魯登山研究所進行數月的登山培訓。 

  盡管在隊員選拔和訓練上已經做得很充分了,但隊員們還是遇到了不少困難。在探險隊征戰北極過程中,極地氣溫達到零下45攝氏度,寒風呼嘯、海冰漂游,隊員們還要時刻提防北極熊等動物的襲擊。探險隊員每天通過滑雪跋涉近10小時,只能行進10多公里。到達北極後,隊長在和新德里的記者通電話時說:“我們已經筋疲力盡了。這里感覺像在其他星球上。不過還好,太陽一直與我們在一起。”(稿源:國際在綫-《世界新聞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