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專家:PPI或成為下半年宏觀調控的重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7-04 16:31:57  


  中評社香港7月4日電/據羊城晚報報道:上半年,政府採用“組合拳”的方式來進行宏觀調控。下半年,這種“組合拳”是否還會繼續出手?《證券日報》分析認為,下半年進行宏觀調控要相機抉擇,適時適度。 

  受訪專家認為,今後幾個月,貨幣政策將繼續從緊,但會控制力度,同時也不排除加息的可能。下一步宏觀調控趨緊的基調不會改變,但考慮到國內外經濟出現的新情況和新挑戰,應會有適度微調,財政政策在下半年的作用將更加關鍵。 

  與此同時,分析人士指出,宏觀調控需加大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的配合力度與彈性空間,進一步發揮從緊貨幣政策在數量調控上的作用,用穩健的財政政策進一步優化經濟結構,並加強在重點行業、產業的調控力度和引導力度。 

  雖然宏觀調控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情況卻依然不能令人樂觀。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首席分析師祝寶良認為,任何經濟手段都是“雙刃劍”,宏觀調控的各種措施在前期運用後已產生一定負效果,騰挪的空間不斷縮小,而當前宏觀調控面臨的是“難題”加“變量”,經濟運行的外部環境和前景不明,可以說後續操作的難度進一步在加大。我國的宏觀調控對國際市場影響有限,而治理通脹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卻有賴於國際市場經濟環境的改善,因此要達到宏觀調控的目標難度很大。而從目前形勢看,國際糧價、油價等仍居高不下,個別周邊國家的經濟運行狀況甚至開始惡化,這對我國宏觀調控都是不利因素。 

  如果說中國上半年宏觀調控主要圍繞著CPI,那麼下半年調控重點或許會轉向洶湧而來的PPI。分析人士指出,在5月份CPI走低之際,PPI以8‧2%創下三年來的新高。進入6月份以來,成品油、電力價格調整方案出臺,而且進口鐵礦石價格漲幅鎖定在95%以上,這些都會推動6月份的PPI繼續飆高。 

  由於CPI與PPI的形成機制不同,選擇的調控路徑也相差甚遠。中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指出,針對PPI最有效的工具是財政政策,例如政府可以利用稅收、補貼、轉移支付等手段,抑制原材料消費,補貼虧損行業。 

  針對上半年“信貸”和“投資”兩個過快因素,央行出臺了一系列強有力的措施,包括上調貸款基準利率、上調存款準備金率、上調存貸款利息。在投資方面,發改委發力控制新上項目、清查億元資產等。業內人士指出,下半年的調控重點應該是抑制固定資產投資過快的增長。信貸不能降得太多。太高,有通貨膨脹風險;太低,又有通貨緊縮風險。因此,要相機抉擇,適時調整。如果今後幾個月的數據顯示投資沒有下降,加息的可能性就進一步增大。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