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南方朔:馬英九剛愎自用 國民黨士氣渙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7-07 10:06:51  


  中評社香港7月7日電/政論家南方朔今天在明報發表文章說,2005年縣市長選舉,2007年“立委”改選,2008年“總統”大選,國民黨皆取得壓倒性的勝利,衡諸常理,未來4年或8年,乃是國民黨可以用最小政治摩擦成本而順利推展新猷,為台灣創造新局的黃金時代。

  然而,令人覺得不可思議的,乃是馬政府就任迄今才一個多月,馬英九的支持度已下滑到只剩39.3%,這是他“能力危機”的正式顯露;而“考監委員”及“正副院長”所引起的風潮,則是他“領導危機”的引爆。對於他的“領導危機”,有些人將矛頭指向吳連宋王等人,這是“挺馬”到了不分是非之論。如果我們要追根究柢,當會發現到無論他的“能力危機”和“領導危機”,都是一種“柔性的剛愎自用”。正因他的剛愎自用,才會把一池無風之水搞出三丈巨浪。過去一個多月,台灣並無立即的危難挑戰,物價問題雖然嚴峻並讓人民叫苦,但也未到會讓人們憤怒的程度,但馬政府居然會把一盤好好的局搞到即將不可收拾,再進一步升級,就會變成“信心危機”,這時候又怎能不對他那種柔性剛愎自用的風格加以反省呢?

  文章指出,所謂的“剛愎自用”(perversity)或“剛愎自用而犯的蠢事”(folly),在人類政治史和軍事史上從未停止過。當代美國著名歷史學家芭芭拉.塔克曼(Barbara W. Tuchman)就曾著有《剛愎自用進行曲》(The March of Folly)一書加以討論。她指出,這種形態的統治錯誤與暴政、過度野心、無能等可以並論,而成了錯誤統治的第四種形態。當一個統治者不能根據普遍的習俗和理性規則而辦事,反而根據自己一廂情願、似是而非的信念而行使權力,他的權力很快就會走到“反生產”,甚至眾叛親離的方向。用學術語言來說,那就是他原本以“自利”出發,最後他的行為將摧眦掉他和集體的利益。因此,芭芭拉.塔克曼遂如此說道﹕

  ——“固執,這自欺的泉源,在政府事務上經常扮演重要的角色,它成了判斷情勢的一種先入為主之見,因而忽視或抗拒一切反面的徵兆,使得他完全照一廂情願的方向硬搞,而不會去靠近事實……這種情況發生後,第一階段他會自我心態僵化,等到第二階段雜音出現,他期望的目標也無法達成,他就會趨向強硬。在這個階段他若有智慧,未嘗不可能改弦易轍,加以改變。問題在於,人們很難在自己的後院找到紅寶石,當發生這種情況,他通常都會更加自以為是和保護自我,更難改變,最後是坐令巨大的傷害以一種無可避免的方式出現。”

  文章指出,由西方學者所指出的歷史上的“剛愎自用現象”,我們來回顧這一個多月馬政府的表現,即可發現到這個政府其實並不粗暴蠻橫,但它的剛愎自用卻是以一種柔性但本質上卻相當道德民粹的方式而展開著﹕

  例如,根據近代普遍的民主經驗,政黨責任政治早已成了民主的ABC,只有政黨責任的政治,始可為全民福祉打造出有權有責的規範。但馬英九卻基於他那種自我扭曲的省籍情結和二二八情結,誤以為將“國家”名器和權力位置分送給某些特定顏色和身分的人,就是“全民總統”。他的用人搞這種新形態的分配,已整個否定了人類民主長期發展出來的規範,當政黨責任政治的基礎已告崩塌,國民黨又怎能承擔這種形態分配政治的責任?馬氏的“全民總統”說,除了拯救了他自己的心結外,其實是把台灣的民主政治帶回到前政黨政治的那種權謀政治階段!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