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時:軟弱膽怯的兔子,處境恐怕還會更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7-10 08:23:05  


  中評社香港7月10日電/馬英九大概一輩子也想不到,自己會在這麼短的時間裡人氣跌得這麼快,而且跟台灣股市一樣,還看不到底部在哪裡。台灣中國時報今日刊載社論指出,這其中,很大一部分的問題,出在他的人格特質與養成背景。 

  名政論家南方朔以“柔性的剛愎自用”形容馬英九,前“監察院長”王作榮則指他自小三千寵愛在一身,形成獨霸的個性,不在乎他人的處境與感受。這些評語都點出了一個關鍵重點:馬英九的成長乃至從政過程,實在太一帆風順、太受萬千寵愛了。但這前半生的莫大幸運,卻導致在此時必須付出非常昂貴的代價;人生的得與失,也許終究會有個平衡吧。 

  馬英九是家中獨子,備受呵護。一表人才,氣質出眾,做事循規蹈矩,操守一介不取。而且文武雙全,不但是英文呱呱叫的哈佛博士,還是能跑能游的運動健將。不論從哪個角度看,馬英九都是菁英中的菁英。家裡養出這樣的兒子,當父母的做夢都會笑醒。他就像模範生加白馬王子的綜合體,在一缸爛泥似的政壇裡,彷彿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清蓮,因此人氣始終紅不讓,粉絲瘋狂尖叫的場景不輸大明星。

  回顧馬英九的從政生涯,也一路順遂得有如天之驕子。他不必主動爭取,其他人求之不得的職位與機會就紛紛送上門來,有時連推都推不掉。當年是全黨上下千拜託萬拜託,他才肯參選台北市長,最後他更儼然成了國民黨和“中華民國”的唯一救星。 

  社論說,馬英九本身的條件太優,光做自己就夠討人喜歡了,不必費心去對別人做什麼,眷愛與榮耀就自動歸之於他。這使得他非常在乎自己的形象,對任何瑕疵或玷汙都難以忍受。由於向來不必去注意,所以對別人的感受或需求缺乏敏感度,不太懂得付出、利益交換或拉幫結派這種事,也不喜歡汙濁的政治。

  偏偏政治是眾人之事,不適合搞孤單。馬英九不僅不擅長、不重視與他人的互動,決策圈又非常小,而且和他太像,大多是自視甚高的白面書生,政治手腕並不老練,排外封閉遠勝於合縱連橫。這使得決策過程缺乏不同的聲音注入,影響了決策品質和對事情的因應,還會逐漸在內部累積反彈。

  社論指出,憑良心講,馬英九提出的“考監委”名單,雖然看得出兼顧現實的部分,但也對化解藍綠對立作了相當努力,展現出扮演一位全民“總統”的誠意,但國民黨後續的審查表現,簡直荒腔走板到了離譜的地步。如果若干高層真的為了給馬難看,拿無辜的“考監委”當試刀的祭品,那麼只證明自己正是需要割除的陳年毒瘤。 

  社論認為,但馬英九卻也不是毫無責任,問題不在他有沒有早一點去拜託,而在於此事暴露出,在扮演一個稱職的“總統”上,他先天個性太過疏離自限,後天的政治手腕也失之生嫩,又未曾認清自己在黨政運作中應有的責任。彷彿一隻被選為叢林之王的小白兔,只想乾淨漂亮地坐在寶座上,被少數親信保護著,願意做有助公關形象的活動,但不想和滿林的豺狼虎豹打交道。而且坦白說,也沒那個狠辣與權謀,寧可把麻煩骯髒的事交給別人代勞。職位是選來的,但權力是贏來的。再這樣下去,軟弱膽怯的兔子愈來愈被看破手腳,處境恐怕還會更糟。

  當年李登輝接下“總統”職位時,手上權力空空如也,靠著拉這個打那個,逐漸建立起自己的權力版圖。馬英九不需要玩這些,就有很多人巴望著被摸頭,他的起點已經好太多了,可惜當選之後,馬英九似乎想當然爾地認為黨是自動會為自己效力的工具,不覺得自己要對國民黨的政治生命付出什麼心力,也不認為改革這個老舊政黨是提升台灣政治品質的必要課題,更沒有再提出什麼政治理念或“國家”願景,連“行政院”在做什麼都好像隔了一層。作為一個“總統”,這樣會不會太輕鬆了一點? 

  當“總統”,對很多事情都有責任的,不是獨善其身就夠了。如果我們的“總統”真那麼虛位的話,大選不會廝殺得如此慘烈。其實,民眾並不希望馬英九變成另一個耍權謀搞鬥爭的政客,但要推動台灣民主政治進一步向前行,需要領導者願意更積極地奉獻投入。而到目前為止,我們還在等待馬英九對台灣展現出比對自己更強的關切。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