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全力打造紅旗系列導彈 構建多層防空網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7-11 10:13:09  


 
  對此,台軍的情報分析官員認爲,解放軍新型防空導彈的部署,不見得針對台灣地區。馬英九政府上台後已著手改善兩岸關系,台軍戰略也調整爲守勢,特別是兩岸周末包機已經成行。因此解放軍的這一調整應該與擔憂美日未來可能介入台海戰事也有關,所以才進行導彈換裝,加上先前部署的防空導彈有其服役期限,新型防空導彈經過檢證後也順勢部署,與兩岸情勢沒太大關系。

  有資料顯示,中國于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引進S—300型系列防空導彈。澳大利亞著名的空軍防務專家卡洛·庫普博士認爲,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的衆多防空作戰平台中,最具威脅的就是由俄羅斯生産的S—300PMU“雷聲”系列地對空導彈系統。該系列導彈的綜合性能在全世界所有現役遠程防空系統中位居前列。由于S—300的射程較遠,如果部署在大陸沿海甚至可以攻擊在台灣地區上空飛行的目標,因此這是一種帶有攻擊性的“防禦性武器”。
  
  衛星拍攝的S-300導彈陣地,一個S-300PMU2導彈營一般裝備8輛四聯裝導彈發射車,整個系統最多可同時制導8至12枚導彈攻擊6個目標。發射車32具導彈發射筒在重新裝填前可完成3-4批次攔截。

  卡洛·庫普稱,中國是S—300PMU系列導彈最大的海外購買者,購買數量相當龐大。在S—300PMU到來之前,解放軍的區域防空主力是國産“紅旗—2”型遠程防空導彈系統。S—300PMU系列地空導彈的綜合作戰能力與美國現役的“愛國者”防空導彈大致相當,能够對從任何高度接近的敵方空中目標實施有效的摧毀,甚至具備一定的反彈道導彈能力。該系列導彈的最新型號已經具備了“發射後不管”的能力,無論綜合作戰性能還是戰場生存能力都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卡洛·庫普稱,俄羅斯的消息來源稱解放軍已經裝備幷部署了12套S—300PMU系列防空導彈,其中8套是在上世紀90年代進口的,其餘4套則是最近才獲得的。這4套防空系統的購買協議簽署于2003年,計劃部署在與台灣島隔海相望的大陸沿海地區。最初的8套S—300PMU防空導彈系統則分別部署在北京和上海,以便爲這兩個重要城市提供可靠的防空屏障。有照片顯示這些防空系統主要分爲兩種不同的型號,分別是S—300PMU1和S—300PMU2,部署方式爲兩種系統混合部署,不過最近購買的這4套系統是何種型號外界還不得而知,很有可能是S—300PMU3型。

  另外,還不清楚中國到底爲這些防空系統配套購買了多少枚導彈,不過按照俄羅斯的裝備標准,每套系統備彈36到48枚。如果解放軍也按照俄羅斯的標准執行的話,那麽就意味著中國可能已經購買了至少700—1000枚,當然這其中有一部分是備用導彈和訓練彈。

  英國《簡氏防務周刊》曾經報道稱,中國正在以S—300PMU型防空導彈爲基礎研制一種國産改進型,幷將其命名爲“紅旗一15”,不過這份報道幷沒有對“紅旗—15”的外形特點進行詳細的說明。

  “紅旗—7”保衛“鳥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