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備戰內幕遭披露 以色列著急11月前打伊朗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7-11 09:04:50  


 
  打擊伊朗核設施絕不是簡單的事情 

  報道稱,以色列奧爾默特總理最近在家中舉行了一次秘密會議,據分析,內容可能是對伊采取軍事行動,盡管會議的具體細節外界不得而知,但他確實邀請了1981年“歌劇行動(又叫巴比倫行動)”的設計師亞維亞姆·塞拉前往自己位于耶路撒冷的官邸做客。當年以色列對伊拉克在奧西拉克的核反應堆實施遠距離打擊,而塞拉被認爲是最優秀的航空戰術家,尤其是在空中加油領域。 

  奧爾默特辦公室一直盡力淡化這次會晤的重要性,不過關于以色列加强軍備建設的傳言已經開始滿天飛了。據了解會議內情的消息靈通人士透露,奧爾默特總理此次邀晤塞拉就是想聽取後者對伊朗核設施展開類似“歌劇行動”攻擊可行性的意見。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說,中東能否和平,取决于塞拉對奧爾默特說了些什麽。 

  所有人都知道:打擊伊朗核設施可絕不像“歌劇行動”那麽簡單,當時只是出動了8架F-16戰機和數架F-15戰機潜入伊拉克,便完成了突襲任務。如果以色列打算進攻,它先得解决以下幾個實際性問題。 

  首先,爲了實現核夢想,伊朗吸取教訓,在布什爾興建了部分核設施,包括一座輕水反應堆,另外在納坦茲興建了引起爭議的鈾濃縮設施。核設施地點非常分散。僅在納坦茲,就配有厚達23米的加固水泥墻用來防護。 

  分析人士指出,只摧毀位于納坦茲的離心分離機一項,就需80枚5000磅重的鑽地彈,幷以同時兩枚一組的方式投放,這樣第二枚炸彈會直接落到第一枚的彈坑中,而當年的“歌劇行動”投放了很少的炸彈便順利完成了任務。 

  另外,如果沒有美軍軍艦從波斯灣發射巡航導彈相助的話,即便只是打擊與納坦茲和布什爾相關的超小型目標也要耗費巨大的軍力。根據以色列空軍自己的估計,就短期影響來說,有可能損失大批戰鬥機。 

  進攻目標:打擊核設施還是切斷石油出口 

  報告稱應打擊原油工業切斷伊朗財源 

  盡管以色列一直强調會獨自行動,衆所周知它起碼要保證美國做到袖手旁觀。目前有迹象表明,布什的白宮智囊團對以色列向伊朗發動軍事打擊意見極度相左。據信,布什、副總統迪克·切尼和華盛頓議員中新保守派對以色列都抱同情態度,不過强烈反對者也大有人在,如國防部長羅伯特·蓋茨和部分軍方高官,都對打擊伊朗持保留意見。 

  前中情局高級分析師拉里·約翰遜表示:“如果讓布什和切尼决定,他們肯定是樂觀其成的。不過現在他們面臨著許多根本性的問題,軍方不支持這件事。”然而,右翼智囊團如美國企業研究所、華盛頓近東政策協會等,則公開聲明支持與伊朗對著幹,近來該研究所還就理論上對伊朗實施軍事打擊這一主題,由帕特里克·克勞森和邁克爾·艾森斯達特執筆提交了一份報告,名爲《最終手段:對伊朗采取預防性軍事行爲的後果》。 

  該報告幷未直接推薦進行軍事打擊,但詳細分析了爲何及如何實施進攻。評論家們借此勾勒出對伊朗作戰的藍圖,報告認爲,對伊作戰實際上最好的戰場不是針對其核計劃,而是其原油工業,從而切斷其財源。失去石油收入的伊朗勢必引發政局震動和重新思考其立場。這份報告的出台正值美國國會剛剛提出一項决議,呼籲由美國軍艦對伊朗實施海上封鎖,以美國爲首的多國部隊切斷其海上供給,這當然會被伊朗視爲戰爭行爲。該决議在親以政客和華盛頓游說議員團體中獲得了巨大支持。 

  美軍方面態度曖昧認爲襲擊爲時尚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