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馬再釋利多 承諾鬆綁赴大陸投資40%上限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7-11 18:41:30  


  中評社台北7月11日電(記者 倪鴻祥)台灣新政府堅定推動鬆綁兩岸經貿政策,馬英九繼昨天宣布放行12吋晶圓技術登陸,今天下午接見外商企業家時,再度釋出利多,強調企業赴大陸投資40%上限確定會開放。

  馬英九釋出將放行12吋晶圓廠登陸的訊息,今天遭到民進黨、台聯及親綠媒體痛批,惟馬英九下午接見渣打集團首席行政總裁洗伯德(Peter Sands)時仍堅定強調開放的大方向。

  馬英九表示,“經濟部”已考慮取消或放寬企業赴大陸投資的限制,尤其對總部設在台灣的企業,將盡量放寬上限。他說,這些措施的目的就是讓台灣經濟體質變強、投資環境變好,讓本地和外地廠商都願意投資,改善通膨和不景氣。

  馬英九說,新政府上任之後,積極改善台灣經營環境,尤其把金融服務業列為台灣發展服務業的旗艦產業,以鬆綁、開放為重點。

  他表示,政府一方面提出改革措施,讓外國資金更方便進入台灣,也讓台灣人民購買海外基金減少各種限制。估計如果繼續推動這些措施,已經從台灣流出去的將近新台幣五兆元資金,有機會在未來全部開放之後,再回來台灣。

  馬英九說,政府也改善兩岸關係,實施週末包機,並開放大陸觀光客來台,這只是開放措施的很小一部分,但卻能讓台灣在未來變成區域核心,讓台灣能和全世界接軌。

  他表示,“經濟部”也在考慮取消或放寬企業對大陸投資的限制,過去企業投資大陸,淨值不能超過40%,大公司的比例甚至是30%、20%,使企業受到很大限制,未來對於這些要到大陸投資的公司,會合理鬆綁、開放40%的上限。

  馬英九指出,“如果一個企業的總部設在台灣,投資上限就能夠盡量放寬,因為它總部在這裡”,像這類措施,都會在未來幾個月陸續登場,目的就是讓台灣經濟體質變強、投資環境變好,讓本地和外地廠商都願意投資,如果能做到這一點,現在所看到的通貨膨脹和不景氣,就可逐漸改善。


    相關專題: 臺灣周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