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美前高官贊解放軍:我們缺這樣的鋼鐵戰士!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7-15 18:04:50  


 
  “營區沒有了圍墻,官兵們會不會不好管理?”記者問。

  “一九六旅雖然沒有有形的圍墻來約束每一個官兵,但他們心中都有一條紅綫貫穿人生始終,知道自己該幹什麽,不該幹什麽。”劉京朝政委答。

  這條貫穿始終的紅綫是什麽?

  和官兵們聊一九六旅的過去、現在與未來,記者從他們自信的神態和自豪的話語中,能明顯地感覺到,無論一九六旅發生著什麽樣的巨大變化,有一點卻是從未改變的,那就是全體官兵視國家榮譽與利益高于一切的信念。

  正是因爲有這股强烈的信念,一九六旅在對外開放的曆程中,圓滿完成了上千次迎外任務,涌現出無數令人欽佩的中國士兵——

  1982年入伍的馬海生是其中極具代表性的人物。在先後爲2000多名外賓進行的500多次表演中,他累計做出的上萬個戰術動作無一失誤,發射6種火器18000多發槍彈全部命中目標。

  這令人贊嘆的成績背後,是常人難以想象的付出:爲了練體能,馬海生每天早晨提前一小時起床,帶上8公斤重的沙袋進行10公里越野,熄燈後還要加做300個俯臥撑、300個仰臥起坐,舉300次杠鈴;500米綜合戰術訓練,馬海生帶領戰術班在高15米的65度陡坡上每天要跑500個來回,70個訓練日他就穿壞了5雙膠鞋,訓練場也被他們6個人踩出一條下陷20多厘米的“跑道”……

  隨著時間的推移,80後、90後士兵漸漸成爲部隊的主體。這些曾經被認爲是“嬌慣的一代”、“自我的一代”的年輕人,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交出了一張張和前輩們同樣令人滿意的答卷:

  2002年12月,退伍命令剛剛宣布,一九六旅突然接到迎外任務。正當旅里爲上場人數少,關鍵崗位上缺少骨幹犯愁時,124名即將離隊的老兵紛紛放下行囊、退掉車票,主動找營連幹部要求盡最後一次職責。經領導同意後,這些老兵重新穿上軍裝、拿起武器,滿懷豪情地走上了迎外場,以一流的成績完成了這次不同尋常的任務。

  2004年1月,寒風肆虐的演練場上,一級士官張曉丹和戰友們在“啪啪”的槍聲中迅速爬上攀登樓頂層。在索降下滑時,一根角鐵劃破了張曉丹的大腿,鮮血沿著繩索流了下來,可他毫不遲疑,仍然迅速滑了下來。從望遠鏡里看到這一幕的美國前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布熱津斯基感嘆道:“我們的國家雖然强大,卻缺少這樣的鋼鐵戰士!”

  像這樣的感人事迹在一九六旅數不勝數。那麽,又是什麽讓這些80後、90後官兵和前輩們一樣珍視國家利益、軍隊榮譽,時刻聽黨話,鐵心跟黨走?細心觀察就不難發現,80後、90後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生長在國家改革開放的大潮中,親身經曆了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耳濡目染了祖國不斷走向繁榮富强的曆程,他們的愛國之心、報國之志也不斷得以强化。機槍連黑龍江籍士兵張博說:“這幾年我家里承包了30多畝地,政府不僅减免了各種稅費,還提供種糧補貼和各種銷售服務,我家的存款一年比一年多。

  十七大報告寫了要統籌城鄉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下次回家不知道家鄉又會有什麽新變化。一句話,我們的生活肯定會越來越好!就沖這個,我們也要像前輩們一樣,爲國家和軍隊贏得更多的榮譽,爲中華民族貢獻自己的一份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