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脫團”令中國游客形象蒙羞 負面影響在發酵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7-22 11:27:32  


  中評社香港7月22日電/三番五次出現的“脫團”事件,令世界各國加緊了對中國游客的防範。韓聯社17日的報道說,本該當天下午離境的21名中國游客突然集體失蹤。

  中國網友直呼“丟臉”

  在這篇題為“中國濟州旅游團集體失蹤”的新聞稿中,韓聯社稱當事的21名游客是通過免簽證的方式,於7月15日從上海搭乘飛機抵達濟州的,原計劃行程是3天。事發至今已過了幾天,但該通訊社并沒有進一步的跟進報道。

  國家旅游局一位司級負責人最初是從媒體上看到這條新聞的,面對《國際先驅導報》的采訪,該人士顯得很慎重:“這件事情韓國方面正在調查,具體是怎麽回事,現在還不能斷言。”

  目前,這件事已經在中韓兩國民間掀起了軒然大波。《韓國日報》為此連續刊發報道,稱從今年3月份韓國對中國游客到濟州實行免簽證政策後,在濟州島入境後無端脫隊的外國游客人數便開始上升,而其中“95%左右都是中國人”。

   與韓國媒體的迂回式批評相比,中國民衆對同胞韓國“脫團”事件的看法表達得更為直接。“丟人”、“不要臉”是最常見的論調,“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之心態躍然網上。一名遼寧的網友表示,“你們是想多玩幾天還是不喜歡自己的國家,如果不喜歡自己的國家,那你到了別人的國家會有更多的人不尊重你們,請自重!”

  旅游可“降低”偷渡成本!?

  一位資深旅游記者接受《國際先驅導報》采訪時表示,脫團現象事實上由來已久,“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就存在這種現象,不過每年曝光的事件很少。”

   現在招商國旅工作的張曉偉曾幾次聽客戶講述以往參加旅行社時遭遇游客脫團的經歷。“一次,我的客戶對我說,她曾經參加的旅行社去東南亞旅游時,有兩位河南游客忽然失蹤。當時導游很著急,趕緊聯系國內的旅行社總部,而其他游客也為這兩位游客捏一把汗。”張曉偉說,後來證實,這兩名游客并沒有發生意外,只是想非法滯留該國。

  廣之旅推廣部副經理湯綺亭也對游客脫團感觸很深。“到一個國家旅游,就該按照當地遵守當地法律法規,否則就會招致厭惡,不利於建立起中國游客健康文明的形象。”湯綺亭告訴《國際先驅導報》,為防止可能的意外,旅行社還會向游客收取不同程度的保證金,“總體而言,赴韓旅游的保證金在3萬~5萬元左右。”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