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富權:許信良重返民進黨背後的利害衝突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7-22 11:45:59  


  中評社香港7月22日電/剛於前日舉行的民進黨第十三屆第一次全國黨員代表大會,被民進黨宣傳機器形容為“團結的大會”。澳門的新華澳報今日發表作者富權的文章說,其最主要的指標之一,是歷任黨主席都出席了“黨代會”,連曾經宣佈“退黨”,並與陳水扁分庭抗禮自行參選“總統”的許信良也“歸隊”了。

  民進黨宣傳機器說的是“民進黨歷任黨主席”,許信良當然是可以算一個。而且實事求是地說,在許信良任黨主席期間,是民進黨如其黨名那樣,表現得最為“民主”、最為“進步”之時期,包括他堅持了黨內的多元民主作風,兼容並蓄,身為“美麗島系”的大老卻在黨中央總部安排了不少與“美麗島系”對峙的“新潮流系”幹將出任各一級部門主管,及在與“美麗島系”另一大老張俊宏因爭選黨主席而“割袍斷義”後,仍待之如上賓。在此包容民主氣氛下,民進黨無論在黨務發展還是在公職選舉戰場上,都取得長足的進展。尤其是在一九九七年的第十三屆縣市長選舉中,因聘請剛從美國學成歸來的陳文茜、許淑芬分別擔文宣部正、副主任,兩位女將徹底改變了民進黨的“悲情”選戰主訴求,以電子辣妹花車來全島走透透,甚至首創在“總統府”廣場大跳辣舞,吸引了廣大青年選民,一下子奪下了過半席位,完成了“地方包圍中央”的最後部署。同時,也因此而為陳水扁製造了大量的青年“扁迷”。這兩項社會效應,為兩年多後陳水扁趁中國國民黨分裂而拿下“總統”大位,奠下了組織及社會基礎。

  另外,許信良甫當選民進黨主席當晚,尚未走馬上任,就“夜奔敵營”,奔赴李登輝的“大安官邸”,與李登輝完成了一項政治交易:以民進黨不再阻撓李登輝的“修憲”大計,來換取國民黨支持“政黨選舉補助費條例”獲得“立法院”通過。此後,民進黨藉憑著在“立委”選舉中每得一票可獲五十元“政當選舉補助金”,每年共得一、二億元的補助金,完全解決了民進黨的經費問題,不但可清還了民進黨歷年積欠的債務,並可搬到寬敞明亮的華山商務大樓辦公,而且還可提升黨工的待遇,使到黨工們可在無後顧之懮下更全情地投入黨務工作及選戰。另外,許信良全力推動轉型,提出“大膽西進”口號,也為民進黨爭取到不少中間選民。因此可以說,許信良對民進黨的貢獻,遠高其之前的幾任黨主席。而他的能“歸隊”,當然是民進黨的勝利,尤其是在民進黨已經失去“中央執政權”,黨已無任何行政資源,也無任何“官位”可供派遣,而且還欠下一屁股債務的情況下,曾是在民進黨的財政狀況最佳時退黨的前黨主席“歸隊”,這對於民進黨來說,當然是不無鼓舞。

  但且慢,民進黨宣傳機器所聲稱的“歷任黨主席”都出席“ 全代會”,卻仍有不夠盡實之嫌。這是因為 ,已逝世的江堅鵬、黃信介固然是未能出席,但至少是仍然在生,也是與許信良那樣宣佈退黨的施明德、林義雄兩任前任黨主席,就沒有在“全代會”上露面。施明德因為組織“紅衫軍”並掀起“倒扁高潮”,現在陳水扁在卸任失去“特權保護傘”之後就成了司法被告,施明德慶祝勝利還來不及,當然是不會去與陳水扁同台演出“團結”的雙簧戲。而林義雄對民進黨的貢獻,並不低於許信良,至少是在他的黨主席任內,組織並領導了一個堅強有力的競選總部,把陳水扁拱上了“總統”的寶座。而且在勝選後,卻不圖任何酬庸,任期屆滿就自動離任,一展張良、範蠡風範。這兩位前任黨主席都未有出現在“全代會”的會場,又如何能說得上“歷任黨主席”都已“歸隊”?

  文章指出,很湊巧的是,許信良、施明德、林義雄的退黨,雖然與不認同黨的路線轉向有一定關係,但最根本的原因,還是與陳水扁在理念間以至權位爭鬥中,存在著尖銳的矛盾衝突。這就是說,與黨的路線轉向產生矛盾,仍可以“民主、多元”的平常心來待之;但與陳水扁個人的利益衝突,則是不可調和的矛盾,不是你倒,就是我走。既然陳水扁留了下來,後來還坐上“總統”大位,甚至成了黨內說一不二的“大家長”,施明德、林義雄、許信良等人就只有出走一途了。

  而現在,陳水扁已經卸任“總統”,在黨內“新老交替”呼聲中,看來他已不可能爭取再任黨主席,也不可能去參選甚麼縣市長,而且更不可能隔屆再選“總統”。也就是說,他的政治仕途已經完結。施明德、林義雄可能還因為其他的甚麼原因,而不願回到民進黨,但這就可給許信良的積極“歸隊”,提供了便利及藉口。

  文章認為,然而,這並不等於是許信良將會與陳水扁“和解”。至少,相信許信良至今仍不會接受陳水扁的“台獨”路線及“入聯公投”那一套,也不會放得下當年他與陳水扁在黨內初選中爭當“總統”參選人的恩恩怨怨。

  但是,在民進黨已喪失“中央執政權”,並無任何行政資源之下,他為何還要回到比他出任黨主席時,無論是在鬥志、組織、財政狀況都要遜色的民進黨?--要知道,以他過往曾先後背叛了國民黨及民進黨的“叛徒”形象,及六十七歲的“高齡”,已不可能在民進黨內撈到甚麼政治利益,“歸隊”只不過是“衰衰結合”而已,並不會為圓他自小就作的“總統夢”加分。因此,他在此時此刻“歸隊”,顯然是對他在“揭杆反扁”之後,無論是在台灣藍軍陣營內部,還是在大陸這一邊,雖然獲得“相敬如賓”的禮遇,但卻拿不到任何實際利益,尤其是馬英九自以為當選“總統”是全靠自己個人魅力,即使沒有國民黨輔選也一樣可以當選,因而在“大封相”時,竟連國民黨內輔選有功的各路功臣都撇開一邊,他這個“客卿”當然也就掛不上號。於是,在他與陳水扁之間的權鬥這個“主要矛盾”消解後,他早年的“反國民黨”深層意識,又再上升為主要矛盾,“回歸”反對國民黨的主要陣營--民進黨,也就“時機成熟”了。不過,這只能是進一步坐證其“政治投機家”的本質而已,不會對台灣政局產生甚麼影響作用。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