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李秘:蔡英文能否率民進黨走出歷史陰影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08-07-24 00:11:43


蔡英文與傳統的民進黨精英不同,她能帶民進黨走出困境嗎?
  中評社香港7月24日電/上海東亞研究所台灣政治研究室主任李秘在中國評論月刊七月號發表題為《蔡英文的民進黨改革之路》的文章,對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能否革新除弊、率領民進黨走出歷史陰影作出了深入分析,主要内容如下:

  “五二零”之後,民進黨交出了執政權,迎來了祇有四年黨齡的新主席。蔡英文出任黨主席的核心任務就是改革民進黨,以圖東山再起。蔡英文有哪些改革主張?為甚麼會提出這些主張?其前景如何? 

  蔡英文的改革主張 
 
  與過去民進黨主席相比,蔡英文有比較系統的政治理念,也有一整套民進黨改革設想。蔡英文的目標就是要把民進黨改造成一個理性問政的政黨。其改革主張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一)建立新的“本土”論述

  蔡英文在當選民進黨主席後的記者會上表示,“民進黨將走入在野,作為實踐民主、守護台灣主體的最後防線”, “台灣前途決議文中有關現狀改變需經兩千三百萬人公投的規定,這是我們的底線,不能有任何退讓”。這說明蔡英文在堅持“本土”價值這一點上與傳統的民進黨精英並無不同。但是蔡英文對“本土”內涵的理解卻與過去有微妙的差異,主要表現在:

  第一,“本土”要符合自由民主的價值。 傳統民進黨政治人物的台灣認同是以族群為核心的,他們根據四百年台灣史來建構自己的台灣想像。但是蔡英文卻認為,以族群為內核的認同容易形成“大福佬沙文主義”而走向偏激,必須尋求“制度認同”與“族群認同”的妥協:一方面,族群認同要以民主憲政原則為指導,以民主憲政作為聯結民眾、調節爭執的機制;另一方面,自由憲政原則也要落實於具體的情境,以族群文化為基本素材和議題。

  第二,“本土”不僅包括閩南族群,還包括其他族群。蔡英文強調,台灣是多元族群的移民社會,應儘力在各族群都可接受的基礎上尋求最大共識。她提出要“ 重新定義台灣的本土論述,廣納融合各界對﹃台灣人﹄一詞的多重解釋”,所以未來民進黨的“本土”論述將是開放的。

  第三,“本土”不僅是“守護台灣主權”,而且要發展兩岸關係。蔡英文表示,民進黨對國民黨促進與發展兩岸關係尤其是兩岸經貿關係的政策不抱抵制的心態,也不反對國民黨有利兩岸關係發展的政策措施,民進黨要 重新思考對大陸政策,建立新的“中國論述”,在不妨礙兩岸經貿交流下,取得“守護台灣主權”與“發展新中國論述”間的平衡。

  (二)加強智庫作用,強化政策論述

  蔡英文認為,任何理念都要化為具體政策論述才有意義,空喊口號沒有任何價值。她多次表示,“民進黨內對台灣主體性的堅持都一樣,問題在於實踐能力,而非理念堅持”。 蔡英文強調,不管外界評價如何,民進黨畢竟是執政八年的政黨,所以未來民進黨不會 通過街頭抗爭、“立院”鬧場等社會運動路線來爭取政治空間,而應通過提高政策能力和實踐能力,與國民黨進行理性競爭。民進黨未來方向及工作重點是成立智庫,強化黨處理實質議題的能力。蔡英文邀請“台灣智庫”董事長陳博志邀集卸任政務官籌組智庫,負責政策論述。規劃中的智庫將分為“國家安全”、“經濟建設”、“教育勞工社會福利”、“財政預算”四個小組,未來將集中火力,鎖定重大議題監督國民黨,不再亂槍打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