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駐美新使館揭幕 刷新規模最大使館紀錄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7-30 08:51:23  


幕儀式前一周的清晨,中國駐美使館新館靜靜沐浴在晨光中。這一乳白色建築群將成爲最龐大的駐美外國使館建築。
  中評社香港7月30日電/美東時間29日清晨,楊潔篪的身影出現在華盛頓特區凡納斯街南側一組乳白色建築群的前方。

  這裡是中國駐美國大使館新館。經過3年的施工,這座代表中國嶄新國際形象的使館昨天終於揭開了神秘面紗。與空間不足的舊館相比,這一占地10760平方米的建築群堪稱“龐大”,刷新了美國國內規模最大的外國使館的新紀錄。

  東方早報報道,正在美國訪問的中國外交部長楊潔篪出席典禮。近30年前,他曾在與此地相隔3英裡的康涅狄格大道2300號見證歷史——1979年3月1日,隨著中美正式建交,設於“溫莎旅館”紅磚小樓的中國駐美聯絡處升級為大使館。當時,出席換牌儀式的楊潔篪只是中方的一名年輕翻譯。在此後的二十多年裡,楊潔篪外交履歷中的大部分在美國完成,並於2001年12月任中國駐美大使。

  “今年是美國大選年,今年底、明年初,我們還將迎來中美建交三十周年。”28日,在同美國國務卿賴斯的會晤中,楊潔篪歷數今年中美的“大事”。他表示,“兩國關系處在承前啓後的重要階段”。

  與此同時,在太平洋彼端的北京,美國駐華大使館新館也已進入揭幕倒計時。

  幾乎不約而同,兩棟新使館建築將改寫中美兩國首都的外交版圖。“在觀察兩國之間互建的大使館時,你可以了解很多兩國間的關系。”美國著名外交建築史學者簡.羅福勒告訴記者。

  “第二使館區”新地標

  從華盛頓地鐵紅綫的VanNess-UDC站出來,大約10分鐘的步行距離,凡納斯街與國際中心的交界處,中國大使館新館的乳白色的建築群便映入眼簾。這裡傳統上被稱為“第二使館區”。和有著“世界外交中心”之稱的馬薩諸塞大道相比,這裡的環境少了些嘈雜,多了幾分寧謐。

  凡納斯街北側,與大使館隔街相望的是華盛頓特區大學,周圍則是新加坡、以色列、孟加拉國、尼日利亞等國的駐美使館。在這個高樓罕見的區域裡,中國駐美大使館新館頗有地標建築的風範。

  大使館新館由美國貝氏建築事務所的貝建中和貝禮中設計,他們的父親便是以改建巴黎盧浮宮聞名於世的美籍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記者日前致電貝氏建築事物所在紐約的辦事處,貝氏兄弟表示要等正式開館後才能接受媒體採訪。

  新館於2005年4月22日正式奠基,2006年4月26日結構封頂,加之後期的內部裝修,前後經歷3年多。這也是中國迄今為止在國外建設的規模和投資最大的使館辦公樓工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