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歐洲時報:看不到奧運直播,海外華人何其遺憾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7-30 16:29:37  


  中評社香港7月30日電/法國《歐洲時報》7月29日刊發題為《看不到奧運會直播,海外華人何其遺憾》的評論文章,全文如下:

  奧運會十天後就將開幕,已於周末啟動的奧運村陸續迎到各國代表隊和大批媒體記者,在順利祥和的氛圍中,古老的北京城日益令海外華僑華人牽掛著。 

  不過,對於旅居海外的華人來說,最大的遺憾莫過於不能坐在自家的電視機前同步收看全華語版的奧運開幕盛典以及各項賽事──儘管中國央視在奧運期間有七個頻道轉播賽事,但受困於轉播權限,信號覆蓋全球的央視中文國際頻道卻被排除在外;而基於同樣的原因,華人熟悉的香港鳳凰衛視也將無法大量播出奧運比賽畫面。 

  根據中新社引述官方人士的解釋,國際奧委會對電視媒體報道奧運賽事有極嚴格規定,中國既然是奧運會的主辦國,自應對上述規定嚴格遵守。而“央視中文國際頻道每隔3小時才能用一次比賽畫面,每個單項比賽畫面使用時間不超過30秒;每檔新聞節目中有關奧運會的畫面整體不超過2分鐘”。至於鳳凰衛視的境遇,也是非常相似。 

  消息一出,即引起華人世界的高度關注,美國知名華文媒體《僑報》報道稱,不少海外華僑華人的擔心終於變成了現實:因為這一變動,原定於8月8日凌晨在好萊塢大賭場通宵舉行的現場有大屏幕電視同步轉播北京奧運開幕式實況,及才藝、交誼舞、麻將大賽等活動都將無法繼續按預定時間舉行了,失望之情溢於言表。 

  事實上,針對歷次奧運會賽事轉播問題,散居世界各地的華僑華人均處於“有苦難言”的尷尬境地:雖說能看到住在國(或地區)電視台的轉播,但畢竟那不是華僑華人的母語。與此同時,住在國媒體的轉播往往也只關注本國選手情況,並不會給予中國選手或華人選手更多的關注──無奈往次奧運會在其它國家舉行,只能“客隨主便”。 

  今次的奧運最不同,是在自己的祖籍國舉行。自從7年前北京申辦奧運成功的那個晚上開始,海外華僑華人就與國人同胞一道,翹首期盼著這一天的早日到來。從華僑華人為籌辦奧運會捐款捐物近10億元人民幣到有超過3萬海外僑胞報名參加奧運志願者,從捐款捐物建設奧運場館“水立方”到今年以來護佑奧運祥雲火炬在海外順利傳遞,從為北京改善交通和環境獻智獻策到反擊那些抵制北京奧運的人和事,至今仍有許許多多的華人通過不同方式為中國參賽選手加油打氣。華人為北京奧運全力傾注的心血世人矚目。 

  這樣的熱情和盼望卻不能方便地看直播,遺憾的心情自然也可以理解。 

  作為中華民族百年圓夢的一場重大歷史事件,海外華僑華人並不曾缺席任何一個環節。而當這場世紀盛典就要拉幕開鑼之時,海外華僑華人共享北京奧運的心情和祈望更加強烈。所幸,央視已表示將會增加網絡電視直播,中文頻道正在組織更多的新聞節目,鳳凰衛視也聯手中新社增加賽事報道的最新內容,據說也有不少國內網友表示要上傳網絡片段幫助海外僑胞收視……這些多少都會對華僑朋友有所助益。 

  應該說,北京奧運籌辦7年來,華人與之風雨同舟,最知其中之快樂,也深諳其中艱辛。人們相信,有海內外中國人如此努力地向世界呈現一屆最好的奧運會,在“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歷史傳統之下,北京的奧運帶著華夏兒女的祈禱進入了開場曲。 

  本報(歐洲時報)可以斷言,北京奧運會必將是一場與歷屆奧運會最不同的世界體育盛會,不僅因為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多數量的觀眾,更因其擁有著一支龐大的、熱情的、善良的海外擁躉──北京奧運因為有了華僑華人的參與而精彩,中華騰飛因為有了他們而更加信心百倍。


    相關專題: 2008年第29届(北京)奧運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