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發展中國家大分化 改變全球利益格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7-31 13:49:49  


  中評社香港7月31日電/《瞭望》新聞周刊刊登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董漫遠的文章指出,世界經濟失衡和南北發展同時失衡,造成全球利益格局生變。近年來,發展中國家群體加速呈現大分化態勢,把握當今世界“大變革大調整”的戰略動向,找准中國的國際定位,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文章認為,中國的前途和命運與整個發展中國家群體的前途和命運緊密相連。中國的和平發展和科學發展,對整個發展中國家群體有利,對整個世界也有利。全文如下:

  近年來,發展中國家群體加速呈現大分化態勢,既對世界力量對比、南北關係和利益格局調整,也對它們自身的前途命運產生深刻影響。深入探究這一態勢,對認識和把握當今世界“大變革大調整”的戰略動向,找准中國的國際定位,與各國共同分享發展機遇,共同應對各種挑戰,實現和平發展與互利共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某些共同特徵出現深刻變化

  發展中國家群體是二戰後形成的,主要通過民族解放運動獲得民族獨立,進而躋身世界民族國家之林。根據聯合國經社理事會的界定,全球發展中國家目前有153個,基本包括了除歐盟27個成員國、非歐盟成員的“老歐洲國家”和其他西方發達國家之外的聯合國成員(以色列被界定為“發達國家”)。盡管國際社會對“發展中國家”概念的界定并不一致,但畢竟有某些趨同的方法論和視角,主要依據經濟、社會、人文發展標准和歷史經曆,并認為這些因素構成發展中國家政治行為和對外關係特徵的基礎。

  冷戰結束後,特別是在經濟全球化、信息革命、知識經濟等因素推動下,除“歷史經曆大體相同”和“多數國家經濟上和政治上仍處於弱勢地位”這兩大因素外,發展中國家某些重要的“群體性共同特徵”發生了深刻變化。

  ——由“堅決反帝、反殖、反霸”,轉變為根據自身的生存和發展利益,靈活務實地處理與發達國家的關係。目前,絕大多數發展中國家,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重視美國的國際地位與影響,希望美國“從良”,在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促進國際合作方面發揮積極作用。一部分發展中國家,把美國當成打交道的首要對象,甚至尋求美國提供“安全保護”。在一些有爭議的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面前,某些發展中國家追隨美國和其他西方大國。發展中國家群體政治特徵方面的這一關鍵性變化,造成當今世界已經不存在反帝反霸統一戰綫,今後也很難再構建。這從一個側面印證了當今世界“大變革大調整”的戰略動向。

  ——從要求并謀求“推翻舊的世界體系,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與政治新秩序”,轉變為不挑戰當今世界體系和國際秩序。對絕大多數發展中國家而言,它們一方面利用現有體系和秩序中的積極因素與條件,實現自身生存與發展;一方面致力於通過南北對話與合作,逐步祛除現有體系和秩序中的“不公正與不合理因素”,使其朝著公正合理的方向演進。這標志著它們既無奈地接受了當今世界的生產分工體系、資源分配體系、貿易秩序、金融秩序、政治秩序和國際法體系,也被動地接受了美國的一超地位和發達國家對國際經濟和政治事務的主導。

  ——從堅定主張并致力於南南合作及聯合自强,轉變為依賴發達國家的市場、技術、援助,依賴全球性和區域性金融機構,更加依賴從與發達國家的利益組合中“搭便車”。雖然非盟、77國集團等仍在呼籲南南合作及聯合自强,但虛多實少。根據世界銀行、世貿組織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近十年來發表的若幹統計,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間的貿易額、資金彼此流動額、單向援助額、經濟合作規模等,逐年大於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如上經濟交往。另外,絕大多數發展中國家不反對或不抗拒經濟全球化,轉而選擇“接受”或順應經濟全球化的國家戰略。一部分發展中國家甚至認為,在經濟全球化、信息革命和知識經濟大潮下,與發達經濟體結為利益與命運共同體,比與不發達經濟體為伍,更能確保本國的生存與發展利益。

  ——不少發展中國家從堅持基於本民族文化和宗教價值觀確立政治制度和發展道路,排斥其他制度和價值觀,轉變為接受甚至引進西方政治模式、法律體系、“民主與人權”價值觀。出於穩定政局等考慮,它們尚未放棄本民族文化和宗教,但選擇世俗政治和社會生活,主張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樣性,贊成文明對話和相互借鑒,特別是承認西方文明在推動世界走向進步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包括推動人類物質生產力和精神生產力走向進步,認為東西方文明和南北文明可以彼此促進,相信文明之間的交流及融合有利於世界和平與發展。從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對待不同文明的態度看,它們不再選擇對抗,而是選擇合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