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外國人眼中的北京奧運會志願者:他們無與倫比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7-31 19:45:33  


 
  在鳥巢外面流連的瑞典遊客威特勒說,現在的北京到處都是志願者,給他的旅遊帶來了極大的方便,“我真希望,北京天天都是奧運會”。

  然而,有的時候,志願者的“過度熱情”、貼身服務也會讓對方感到不太適應。

  “說真的,這裏的志願者實在是太熱情了。有一次我想去方便一下,一位女志願者直接把我帶到了男洗手間門口。呵呵。”愛爾蘭隊羽毛球領隊笑著說。

  奧組委一位官員表示,中國是禮儀之邦,一向有熱情好客的傳統。但在熱情的同時,一定注意尺度和距離的把握,過分的熱情可能產生誤解,甚至抱怨。這也是東西方文化差異的有趣之處。

  來自巴西一家電視台的何塞吉尼在被問到志願者是否有時熱情有餘時,他說:“中國有全世界最多的人口,當然志願者人數會很多。中國人很熱情友善,志願者更是非常熱心,這沒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志願者是在幫助人,受幫助的人應當心懷感激。”

  何塞吉尼還表示:“我想大家要相互尊重不同的文化。但是,有些記者總是利用奧運會挑毛病。”

  雖然志願者人數眾多,但想當上一名志願者可並不容易。

  “我們都是經過層層選拔,才有機會成為奧運志願者的。報名的人實在太多了!”在主新聞中心從事媒體服務工作的志願者王珂告訴記者。

  出生在北京的王珂現在是上海一家美食網站的編輯,由于有公關公司和媒體的從業經歷,她在經過一番努力後成為志願者。從7月6日起,王珂一直要工作到8月底。由于家在北京,她可以省下一筆住宿費用,但機票錢、日常開銷和“損失”的月薪都是一筆不小的數字。

  “接下來我得少買幾件衣服了,但我更愛這套衣服,”她指了指身上的海藍色志願者工作服說,“也許,這輩子只有一次機會穿上它。”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2008年第29届(北京)奧運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