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馬英九:外交休兵 兩岸都會鬆一口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8-04 17:17:52  


馬英九表示,外交休兵與活路外交的成功前提,仍在兩岸有無共識。左起劉兆玄、馬英九、歐鴻鍊(中評社 倪鴻祥攝)
  中評社台北8月4日電(記者 倪鴻祥)馬英九今天下午首次訪視“外交部”時表示,未來外交政策就是“外交休兵”、“活路外交”,“活路外交”和“務實外交”在精神上是一致的,關鍵在於兩岸是否有共識,在每個國際場域裡能共創雙贏。

  馬英九也表示,如果台灣繼續在國際社會受到孤立,兩岸關係就不可能出現有意義的成長。

  馬英九今天下午2時30分在劉兆玄、“外交部長”歐鴻鍊的陪同下,訪視“外交部”,並且說明他在競選期間所談及的外交方針與主張。

  馬英九開場時先提到,他早於1970年就與外交人員有所接觸,1984年他擔任國民黨副秘書長,負責的業務是與國際友好政黨聯繫,當時他也和“外交部”人員有密切聯繫,後來他擔任台北市長,也都會利用出訪機會,與外館人員討論台灣的外交困境。

  馬英九後來指出,過去八年來實行“烽火外交”與“金援外交”,成效值得值商榷,因為從1993年到2008年,外交預算增加64%,邦交國卻少了6個,現有23個,和無邦交國的互信也受到衝擊,台灣的國際形象也往負面的方向走,更讓他擔心未來外交的走向。

  他表示,所謂“活路外交”,和過去的“務實外交”在精神上是一致的,都是以務實主義為原則,過去遇到的困難,不在於台灣作了國際所不齒的行為,而是和大陸在外交戰場上的對立衝突。

  他表示,如何讓台灣與大陸的雙邊關係、以及多邊關係,不但能保持現狀,還能擴大基礎,是否在每個國際場域都要和大陸對立,有沒有可能找出互動對話的模式,就是“活路外交”的基本構想。

  馬英九也指出,“活路外交”關鍵是在於兩岸關係是否有互信和共識,他在520就職演說裡也特別提到,如果台灣在國際社會繼續受到孤立,兩岸關係就不可能有“有意義”的成長。

  馬英九因此表示,兩岸關係與外交已經變成相互依存的關係,兩岸如果都認為雙方應該“擱置爭議、求同存異、正視現實、共創雙贏”,就應該有機會在國際場域達成某些共識,這並非一廂情願,而是雙贏作法,大家都會鬆一口氣。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