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聯合報:“錢景”才是硬道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8-05 08:33:52  


  中評社香港8月5日電/台灣聯合報黑白集今日刊文說,高雄縣橋頭老街拆不拆,如今意見紛雜,儼然要變成政治討論。這裡面至少有三重矛盾。

  第一重是民進黨內部矛盾,楊秋興、余政道等地方領袖,是否漠視民進黨老一輩的“聖地”。第二重是藍綠之間的矛盾,民進黨執政的地方縣市,要不要領國民黨擴大內需的錢。第三重是地方發展的矛盾,經濟機會與“歷史記憶”之間的矛盾。

  文章指出,台灣的現實是這樣的:一扯上政治,就變成口水戰沒完沒了,模糊焦點。主張保存老街的人,痛批楊秋興等人竟想領國民黨的擴大內需經費,令人痛心云云。但地方求錢若渴,在錢的面前,給人戴“藍帽子”也沒用。所以同是民進黨籍的橋頭鄉長說,這件事就算蔡英文也擋不住。

  事情的本質,原本應回到“經濟發展與歷史記憶的矛盾”來討論。但這同樣是理未易明。若論“歷史記憶”,就以現稱民主紀念館的中正紀念堂來說好了,有人去給蔣介石像鞠躬,有人得意野百合學運成就了綠營戰友,也有人心痛當年天真的民主運動孕育出不少貪腐的“綠官”。可見今之台灣人的歷史記憶,仍在重整之中;橋頭事件亦然。

  文章指出,更何況,碰到“經濟發展”論,就算歷史記憶也要靠邊站了。多少地方古蹟,在政府認定、下達“保護令”之前,就被人一夕拆光。說來說去,“錢景”才是硬道理。講穿了這一層,就可看清楚:所謂民進黨地方與中央如何,是否對抗國民黨如何,民主紀念價值又如何,其實,最核心卻仍是“錢”在主導這場論戰。

  不問藍或綠,這才是最傷腦筋的問題吧?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