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央日報:“外交”休兵,開創活路“外交”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8-05 09:06:42  


  中評社香港8月5日電/即將出訪中南美洲的馬英九日前強調,“活路外交”以鞏固邦誼,擴大友誼,維護尊嚴為目標;相信“外交”休兵,將使台灣、中國大陸,甚至與台灣無“邦交”的大國,都會鬆一口氣。

  台灣中央日報網路報今日發表社評說,眾所皆知,民進黨執政八年,“外交”預算大量增加,台灣的國際空間卻越來越窄,根據統計,1993年“外交”預算只佔GDP百分之一點一一,2008年增為百分之一點八二,但台灣的“邦交國”卻從二十九個減少為二十三個;更嚴重的是,民進黨政府採取的“烽火外交”,不但沒有提高台灣的國際地位,反而被國際間視為“麻煩製造者”;與台灣一向關係良好的美國,對台灣也不再信任,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民進黨政府以民粹手段操弄對外關係,以意識型態決定“外交”政策。

  無庸贅言,台灣的“外交”與兩岸關係息息相關,在民進黨執政下,兩岸關係交惡,大陸便採取三光策略,也就是是將台灣的“邦交國”挖光、國際政治生路堵光、政治談判籌碼擠光。而台灣則四處點火,企圖使大陸疲於應付,如此惡性循環,雙方不僅經常都處於風聲鶴唳,也都被一些存心左右逢源的小國所要脅,資源因而大量耗費;不但台灣深以為苦,大陸也沒有佔到便宜。 

  社評指出,如今,馬英九提出活路“外交”,希望在互不否認的情況下,雙方以“九二共識”為基礎,從共同利益出發,展開務實協商,尋求彼此可以雙贏的平衡點,在這種活路“外交”的思維下,“外交”休兵當然是必然的選擇,因為對台灣而言,“外交”休兵,消極的可以避免衝撞,也無須消耗資源,而在積極的方面,則將以鞏固現有“邦交國”為優先,並著眼擴大和無“邦交國”實質合作,並以務實和彈性的方式,參與國際組織和國際會議,而不是一味以金援“外交”,爭取新的“邦交國”。而對大陸來講,“外交”休兵,並無損其大國地位,反而可以釋出對台灣的善意;更重要的是,雙方都可以各盡所能,齊頭並進,共同貢獻國際社會。

  社評表示,顯而易見,“外交”休兵不但符合兩岸共同的利益,也對國際社會有正面的功能;不僅使台灣與中國大陸的外交官,都會鬆口一氣,連美國也會樂見其成,我們相信,經由“外交”休兵開創的活路“外交”,不但可以減少兩岸的衝突,開展台灣的國際空間,更可以使國際間瞭解台灣不再是麻煩製造者,而是負責任的利害關係者。

  事實上,從馬英九上任後,兩岸的良性互動,已經可以證明活路“外交”不但可行,而且初具成效,相信未來不只可使台灣的雙邊和多邊關係,保持現狀,還能擴大基礎,開創兩岸及國際三贏的局面。不過,“外交”休兵必須雙方都有共識,才能實現,職是之故,我們也深盼大陸領導當局,務須體認台灣人民渴望國際空間的心理,不要在“外交”上再打壓台灣。因為,目前世界一百九十五個國家中,大陸的邦交國已經有一七十一個,遠遠超過台灣的二十三個,挖台灣的牆腳,並無實質意義,反而傷害兩岸關係,打擊台灣人民的尊嚴。社評指出,無庸贄言,大陸唯有理性而自制,才能增進與台灣的互信。也唯有“外交”休兵,才能真正展現中國大陸對台灣的友善,我們樂見大陸領導人,已經瞭解台灣需要國際空間的重要性,希望大陸當局能夠儘速以“外交”休兵的具體行動來促成。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