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社評:“解放奧運”是挑釁 為羅格喝彩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8-07 00:07:26  


羅格堅信,北京奧運會將會是最成功的奧運會。
  中評社北京8月7日電(評論員 張沐)即將開幕的北京奧運會,可以說是全球體壇的空前盛事。不僅有超歷史的205個國家和地區奧運組織的運動員、教練員等參賽;還有80多個國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腦莅臨開幕式;據預測有超過往屆最高收視率的10億多觀衆收看奧運轉播;更令人瞠目的是參加本屆奧運報道的各國記者竟然達到3萬之衆。誠所謂:冠蓋雲集,明星雲集,全球聚焦,舉世矚目。

  北京奧運既是體育盛會,又是媒體盛宴,這期間有來自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1600名注册記者、5000多名非注册記者參與到這場由北京奧運會引發的媒體大戰中。

   在奧運主新聞中心的二樓,美聯社、法新社、路透社、俄通塔斯社等各大新聞通訊社皆已悉數進駐,美聯社租用下最大的獨立工作間,面積達700平米,而前來參與奧運報道的工作人員將有300多人,比四年前的雅典奧運會多出100多人。法新社從全球各地抽調160多人報道隊伍聚集北京。德國新聞社北京分社社長安藍德稱,“中國現在是個大國,發展很快,很多德國人並不了解中國,不知道現代的中國是什麽樣的,我們將更多地報道中國國情,向德國人解釋中國各方面情況,所以我們派更多的人到這兒來。” 德新社派出70多人來到北京,除了報道相關賽事,更多地將關注北京和中國的發展變化。 

  不過,令人不解的是,奧運參賽運動員也就1萬6千多名,可參加奧運會採訪的記者竟然近3萬人,尤其是國外新聞採編人員大幅暴增。這麽多記者顯然不可能只泡在北京的賽事場館和賓館里,他們須要到處“捕捉新聞”甚至“制作新聞”。赫赫大名的“記者無疆界”組織在奧運火炬的傳遞過程中扮演了很不光彩的角色。這個組織不僅有政治背景,而且四處向西方大公司拉贊助謀取橫財。在法國巴黎凱旋門上的藏獨旗幟就是這個組織的頭目放上去的。此人是這個組織的主席梅納爾,他已經超出了新聞工作應該遵循的職業道德底綫。

  日前,國際奧委會總部在北京飯店舉行國際奧委會執委會會議,國際奧委會女新聞發言人戴維斯舉行了國際奧委會在北京奧運會上的第一次正式新聞發布會。

  在戴維斯介紹完執委會決議情況後,部分西方媒體記者突然發難,他們就互聯網問題、所謂的人權問題、中國體操運動員年齡問題向國際奧委會提出了近乎無理取鬧的挑釁,完全違背了政治不幹預體育的原則。盡管這些人也是以報道奧運會爲名進入北京的,卻特別關注所謂的記者無疆界、國際大赦、人權觀察、西藏問題、天安門事件、法輪功等網站網頁。事實上,不難看出向國際奧委會發難的西方記者基本上都不是體育記者,而是政治記者。他們每逢國際大賽,幾乎不採訪賽事本身,更不關心賽程各項安排、場館設施、運動員的休息和飲食等等,只樂于在大賽外興風作浪,吹毛求疵,以偏概全。從西藏拉薩事件開始,到北京奧運聖火進入西方國家傳遞過程中,一些西方媒體指鹿爲馬、顛倒黑白,愚弄本國受衆,甚至公然污辱中華民族的人格,其關鍵在于內心深處把奧運會視爲西方體制的舉辦專利。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