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歷史銘記全球華人對奧林匹克運動的卓越貢獻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8-08 10:46:46  


8月2日晚,北京奧運開幕式帶妝彩排在“鳥巢”舉行,並試放煙花,數萬市民湧到周邊觀看。
  中評社香港8月8日電/公元二00八年八月八日,第二十九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即將在北京揭幕。之于世界、之于全球華人,這將是一個偉大的時刻。

  中國僑網報導,今夜北京,群星璀璨。各種膚色、各種族裔的體育健將們,將從這裏向“更快、更高、更強”的巔峰進發。那些代表不同國家的華人運動員“龍回故土”,共聚奧林匹克旗幟下,以全身心之投入詮釋交流與進步的奧林匹克精神。

  奧林匹克運動會,已然成為人類歷史上最盛大的跨越國界、跨越族裔的文化交流活動。從一八九四年到二00八年,現代奧林匹克運動走過了一百一十四年的曲折歷程。翻開現代奧林匹克運動史,眾多的華人運動員、教練員,為世界各國奧林匹克運動發展作出過卓越貢獻。

  美國華裔花樣滑冰皇后關穎珊在一次次攀登奧運最高峰的道路上,努力超越自我,其精神贏得美國奧會主席尤伯羅斯的肯定;在一九九二年巴賽隆納奧運會上,華人王蓮香、魏仁芳為印尼奪得歷史上第一、第二枚奧運金牌;一九九六年亞特蘭大奧運會,華人李東華給瑞士人民帶來了四十五年來的首枚奧運會體操金牌。

  新中國成立之初,東南亞國家特別是印尼的一批華僑運動員、教練員北上,將中國羽毛球運動水準迅速提高,湯仙虎、王文教、陳福壽、侯加昌、梁秋霞、陳玉娘等人的名字已經永載中國體育史冊。

  另一方面,中國的一些優秀運動員、教練員也開始赴海外發展,如出席本屆奧運會的美國女排主教練郎平,加拿大擊劍運動員欒菊傑,新加坡乒乓球運動員李佳薇,澳大利亞跳水隊主教練童輝等。他們的“出走”,使中國體育牽手世界,推動了世界奧林匹克運動的發展。

  華僑華人與奧運的不解之緣不僅表現為衝刺奧運夢想的賽場競技,更是悠悠百年的魂牽夢繞。

  一八九七年出生在福建同安的陳掌諤為了改變舊中國體育落後的現狀,遠赴美國春田體育大學深造,後回中國任教。日寇侵華,陳掌諤遠走菲律賓。在菲律賓功成名就的他有一個難以割捨的情結,就是希望中國的體育事業能夠儘快追趕世界水準。

  一九二九年,“中華征美籃球隊”赴美國學習與比賽,成為中國第一支出國訪問的男子籃球隊,而這支隊伍是由愛國華僑林珠光集資、以菲律賓華僑隊為基礎組成的。

  一九四八年,第十四屆奧運會結束後,參賽的中國足球隊因缺少經費,差點流落倫敦街頭,海外華僑慷慨解囊湊足路費,幫助他們回到祖國。

  更有這樣的一幕幕令人難忘:中國健兒在賽場上大顯身手有海外鄉親呐喊助威,華夏驕子遠征奧運有華埠僑胞夾道歡迎,奧運聖火走遍世界有留洋學子傾力護衛,奧運籌辦場館建設有新老僑胞慷慨解囊……

  今天,屬於全人類的奧運盛會從希臘的奧林匹亞山走向中國的萬里長城,百年夢想今朝圓,全球華人難掩興奮激動,無論是遠隔重洋的盡情歡呼與祝福,還是腳踏故土的酣暢淋漓的比賽,因為全球華人,北京奧運會必將更加精彩。

  今天,屬於全人類的奧林匹克運動正在昭示世人:作為中西文化融合的橋樑,全球華人為奧林匹克運動在多元文化交流交融中的發展作出了貢獻;作為多元文化哺育的族裔,全球華人為奧林匹克運動的“在地生根”、本地本國的體育運動勃興作出了貢獻;作為東方文化繁育的一支,全球華人為奧林匹克運動“更快、更高、更強”與“和諧、和睦、和平”的有機統一作出了貢獻。
今天,屬於全人類的奧林匹克運動必將銘記,在過往奧林匹克運動史上曾經被輕忽的全球華人,終因他們對奧林匹克運動的卓越貢獻而永存歷史。


    相關專題: 2008年第29届(北京)奧運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