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南奧塞梯衝突實為美俄之爭 北約東擴是導火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8-10 20:23:43  


 
  之所以稱衝突而不戰爭,這一方面固然是因南奧塞梯只是格魯吉亞的一個州,但更為重要的是俄羅斯以維和名義出兵的,俄在格魯吉亞的軍事行動自始至終都是相當克制的,沒有對格發動大規模的軍事入侵,因此很難說這是一場誰對誰的戰爭。那麼這場衝突,誰是受益者,俄、格還是南奧塞梯?筆者認為這是一場沒有贏家的衝突。

  首先,損失最慘的自然是格魯吉亞。格在奧運前夕發動對南奧塞梯的軍事打擊導致大量平民和維和人員死傷,遭國際社會譴責不說,南奧塞梯經這麼一折騰,更難以回到格魯吉亞。

  其次是南奧塞梯,人員傷亡、首府被毀不說,恐怕南北奧塞梯聯合并獨立的希望也將變得更加渺茫。

  第三是俄羅斯。由於此前俄高層釋放的警告信息,使得俄在這一事件中有策劃者之嫌,難免遭國際社會懷疑。而且經這麼一鬧,格魯吉亞很可能會加快加盟北約的步伐。

  當然,受益者還是有的。美國是最大的受益者。美國進入外高加索理由更加充分了,南奧塞梯衝突也將促使格、烏加快進入美國主導的勢力圈。而且,這次美國摒棄了民族自決權大於國家主權的政治邏輯,國際社會很難予以駁斥。相反,俄羅斯在車臣問題和南奧塞梯問題上持雙重標准卻容易受人以柄。

  南奧塞梯問題國際化似成必然

  在格魯吉亞未動真格之前,南奧塞梯和格魯吉亞邊界被一條長15公裡、寬14公裡的安全走廊相隔離,而這條安全走廊基本上被俄羅斯所掌控。以至於格每每意欲加入北約之時,俄總以南奧塞梯問題相要挾。但格魯吉亞幾聲槍響之後,一切都變了。安全走廊消失了,武裝衝突也帶走了俄羅斯對格魯吉亞最後一絲幻想,俄最終不得不尋求安理會的介入。

  此舉,在某種程度上認可了俄羅斯此前主導的地區安全穩定局勢的流產,南奧塞梯問題國際化似成必然。美國一邊呼籲各方保持克制,一邊又暗中鼓動格魯吉亞將事情鬧的更大一點,以便後面以更冠冕堂皇的理由介入。南奧塞梯,俄外高加索最後的堡壘,就這樣輕而易舉的被美國攻破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