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新京報:用掌聲和微笑 提升國民精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8-11 10:00:23  


  中評社北京8月11日電/奧運實實在在來了。開幕式上那些吶喊的臉龐、揮舞的彩旗、夢幻的煙火,讓13億中國人,連同世界各地民衆,一起感受了人類體育盛典的恢宏。

  新京報今日刊發社論說,奧運的快樂,也從8日晚開始真正步入進行時,賽事自9日全面打響。世界把這場盛典交給中國,中國沒辜負世界的期望。為奧運而建起的鳥巢、水立方等體育場館,不僅成為中國的標誌性建築,也成為世界建築史的標記之一。為辦好本屆奧運會,北京和整個中國竭盡了心力,準備工作堪稱完美。

  奧運是對中國國家綜合能力和整體面貌的一個檢驗。這種檢驗在物質和制度層面,也在精神文化層面。在各項賽事展開之後,13億中國人在此期間的表現,也將如賽場上的角逐一樣引來人們的密切關注。

  社論謂,正如“人文奧運”的口號所表明的,奧運會不僅僅是一項世界性的體育賽事,也是超越群已分界的人類文明精神的展示和養育。當世界不同膚色、語言和信仰的人群,在同一時間密集走進中國時,13億中國人表現出來的熱情和友好至關重要。世界給中國提供了全面展現自己的機會,13億中國人還應該在徐徐展開的賽程中,繼續向世界展示文明、友好、包容的國家和國民形象。

  一個國家的形象,除了一些硬件設施的展示,更會通過一個個具體的公民的言行來體現。我們在觀看、參與比賽過程中的表現,將同賽事一起被全球媒體報道,它將直接影響世界對中國的感受。學會在接納世界中成長,從做東道主中培養大國民精神,奧運也給全體中國人出了一道考題。

  社論又說,中國民衆素有愛國主義的傳統,他們昂首、起立、鼓掌為北京加油、為中國助興,令人印象深刻。同時,中國又是有著“天下”理想傳統的國度,中國人從來執著追求同體大悲、無緣大慈。“老吾老人之老,幼吾幼人之幼”,中國人的族類觀念和人類同體意識,在塑造了家國情懷的同時,也養育了包容四方的宏志雅量。

  中國公民要把這種古老的文化理想,在現代體育賽事上更加淋漓盡致地展現。當中國運動員出現在比賽現場時,我們要為他們打氣助威、為他們取得的成績而驕傲,但同時,我們更要以欣賞的態度、愉快的心情、同樂的境界,為其他國家運動員的出場、比賽而歡呼鼓勁,為他們的精彩表演和勝利而激情鼓掌,為他們的失利和悲傷而予以鼓勵同情。

  社論指,第二十九屆奧運會來到中國,中國元素和中國關懷,自然會在奧運會的前前後後體現和凸顯。奧運又是世界的,奧運會的世界性也要求中國展現出世界性,“中國”的“我”的呈現,因此又需要有恰當的方式,要在對世界的同體感知中又有所忘卻。當中國的“我”加入到世界整體時,所有參加比賽的運動員及他們的勝敗樂悲,我們都應該一視同仁,忘記所有的國家、族群、語言、信仰等分界,為他們來中國參加奧運,予以最大的溫情和敬意。

  中國仍然是處在復興中途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的文明復興也意味著國民精神的重塑。當然不能苛求13億中國人在此次奧運會期間的所有表現都完美無缺,但當代中國人又需要逐漸更新自我,要意識到每一個中國人的精神狀態的提升,都關係到文明復興的進展。也因于此,13億中國人又要善於從奧運期間可能出現的瑕疵中,認識自我、超越自我,以一個個個體文明精神的提升,為北京奧運貢獻最美的掌聲和微笑。


    相關專題: 2008年第29届(北京)奧運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