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幕後:賴斯說了什麼,讓格國敢向俄羅斯動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8-11 10:28:59  


  中評社北京8月11日電/7月8日~10日,美國國務卿賴斯相繼訪問捷克、保加利亞和格魯吉亞三國。在捷克,賴斯與捷克外長簽署了捷美反導雷達基地總協定,并與捷克總理舉行會晤;在保加利亞,賴斯與保領導人會晤,并獲頒保加利亞最高榮譽勛章;在格魯吉亞,賴斯會見格總統,并接受該國電視台專訪,對格加入北約表示支持。賴斯東歐之行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極大地觸動著俄美關系的敏感神經,引起俄方的激烈反彈。

  《世界知識》雜志報道,根據賴斯與捷克外長簽署的總協定,美國將在捷克布爾迪地區建立反導雷達預警基地,并在該基地部署250名士兵,捷克在該基地駐扎一名軍官,美國對該基地擁有指揮權和管理權。在捷克建立反導雷達預警基地是美在東歐建立反導系統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總協定的簽訂,標志著美在東歐部署反導系統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美國國務院在7月10日的一份新聞稿中稱:“此為保衛捷美兩國及其他北約盟國免受射程越來越遠、技術越來越精良的彈道導彈襲擊的一個重要步驟。” 

  小布什總統上台後,美國謀求建立一體化的導彈防禦系統。在東歐地區,美國計劃在波蘭部署10個導彈攔截裝置,在捷克建立反導雷達預警基地。 

  布什政府2002年開始與波蘭、捷克政府就可能性進行非正式談判,2006年開始討論計劃的一些具體細節,正式的談判直到2007年1月才開始。至今,波美談判未取得實質性成果,而捷美談判則取得很大突破。2007年10月,美國國防部長蓋茨訪問布拉格,與捷克領導人討論了建立反導雷達基地的相關問題。2008年1月中旬,美國國防部導彈防禦局局長奧貝林訪問捷克,不久,捷美進行了有關反導雷達基地的新一輪談判。在4月初的北約布加勒斯特峰會期間,捷美兩國政府宣布已就反導雷達基地總協定達成一致,并計劃陸續簽署相關協定。在7月8日賴斯的訪捷行程中,最終完成了協定的簽署。 

  捷美反導雷達基地的簽署為布什政府留下一份外交遺產。根據布什政府的時間表,歐洲反導系統將於2011年開始部署,2013年投入運行。為此,布什政府在2009財年申請了7.12億美元的財政撥款,專門用於該計劃,其力度可見一斑。再加上波美談判遲遲無法取得實質性進展,美國亟需在捷美談判中取得突破。 

  在捷美為協定簽署而高興的時候,一旁的俄羅斯則恨得牙癢癢。俄羅斯一貫反對美在東歐部署反導系統。2007年2月,俄前總統普京在“慕尼黑會議”上嚴厲批評美國的反導計劃,并揚言退出《中程導彈武裝力量條約》和《歐洲常規武裝力量條約》。在四個月之後的“八國集團”峰會上,普京“巧妙”地提出願與美共用位於阿塞拜疆的雷達站。今年4月的俄美索契峰會上,俄重申反對美在波蘭和捷克部署反導系統。因此,當捷美就建立反導雷達基地簽署協定時,俄方的態度可想而知。俄外交部7月8日發表聲明稱,若美國在鄰近俄羅斯的地區部署導彈防禦系統,俄將被迫采用軍事技術手段應對。 

  美國與捷克簽署的總協定的確觸動了俄美關系的敏感神經,而賴斯對格魯吉亞的訪問則又綳緊了俄美關系的另一根神經。 

  自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與格魯吉亞之間經常劍拔弩張。今年四五月間,格魯吉亞無人駕駛偵察機接二連三被本國內阿布哈茲軍方擊落,政府極為惱火,開始向阿臨近地區屯兵,俄方則聲稱要嚴厲回擊格魯吉亞可能發動的侵略,大舉向阿地區增加維和兵力。俄格關系一時變得非常緊張。而美格關系在格魯吉亞2003年“顔色革命”之後日益提升。布什政府將格魯吉亞譽為“改革的燈塔”,對其提供巨額援助,同時積極推動格魯吉亞加入北約。對此,俄羅斯極為不滿。 

  就在賴斯抵達格首都第比利斯的前一天晚上,四架俄羅斯噴氣式戰機在南奧塞梯領空逗留40分鐘。格外交部長指責俄方有意在賴斯抵格前制造緊張局勢。而賴斯在抵達第比利斯前則表示,“美國把格魯吉亞看做好朋友,俄羅斯近期的一系列舉動實際上無助於穩定與格魯吉亞和阿布哈茲的衝突局勢”。“褒格貶俄”的意思非常明顯。 

  在賴斯訪問格魯吉亞期間,格魯吉亞宣布召回駐俄大使,而阿布哈茲自治共和國總統則在莫斯科與俄外長拉夫羅夫舉行會談。在格魯吉亞加入北約問題上,賴斯表示,格魯吉亞加入北約“成員國行動計劃”有助於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衝突地區問題的徹底解決。而拉夫羅夫則強調,格魯吉亞有關加入北約的決定將導致格方與阿布哈茲及南奧塞梯的衝突“徹底無法解決”。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