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美絕密微波武器研制細節曝光 專對付隱形武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8-14 11:07:41  


 
  海曼斯剛剛履新,就從下屬那裡得知,聯合非殺傷性武器處正准備耗資6000萬美元,在5年時間內研發出新型微波武器。 

  對炮兵出身的海曼斯來說,微波武器是一個全新的課題。“參謀們做的第一件事,是給我惡補微波武器知識。我這才知道,這種武器能將輻射頻率為1000-30萬兆赫的電磁波匯聚到指定方向,攻擊、損毀作戰對象……它威力大,速度快,作用距離遠,而且看不見、摸不著,往往能傷人於無形,真的是‘無形殺手’!” 

  隨後,海曼斯開始調閱有關微波武器的重要文件。他看到:1987年,五角大樓把微波武器列為要研發的五大關鍵武器項目之一。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美軍曾在“戰斧”巡航導彈上安裝微波彈頭,破壞、摧毀伊拉克的電子系統和指揮控制系統。1999年3月24日,在轟炸南聯盟時,美軍使用最簡單的微波炸彈,使南聯盟部分地區的通信設施癱瘓3個多小時,并徹底破壞了貝爾格萊德的供電系統。2001年4月,在馬裡蘭州的阿伯丁試驗場,美軍第一次在野外進行大功率微波炸彈爆炸試驗……看著這些文件,海曼斯意識到,自己接手的是一個“很好的項目”,應該讓它“變得更好”。 

  接下來,海曼斯像開足了馬力的機器一樣,投入到微波武器研發工作當中。到2005年7月,僅用了一年多的時間,海曼斯就使美國的微波武器性能有了突飛猛進的提升。此時,他覺得有必要讓外人“體驗”一下微波武器的威力了。 

  英國《每日電訊報》的記者舍韋爾,成了唯一的“體驗者”。他後來在報道中寫道:“一個寒冷、陰雨連綿的早晨,在美軍科特蘭基地內,我鼓足勇氣等待接受美軍最新武器的襲擊……我站在距離裝備有微波武器的裝甲車約460米的地方……”突然,一名美軍官員下達了發射命令。舍韋爾馬上感到熱浪撲面而來,“我開始顫抖、齜牙咧嘴,想馬上找個遮掩之處……我的臉好像貼在爐火上,或者像是對著一個調到超高溫檔的巨型吹風機。無論怎樣,我連幾秒鐘都難以忍受,只好急忙跑開!” 

  海曼斯主持的這次微波武器系統試驗,引起了西方各大媒體的注意,一時間,許多國家的記者要求采訪海曼斯。一次,海曼斯在接受采訪時炫耀說:“已經進行的1萬餘次微波武器系統試驗表明,微波功率密度達到3-13毫瓦/平方厘米時,受攻擊人員將因頭痛、惡心、思維混亂、行為失控而在5秒鐘內喪失戰鬥力;如果戰時利用衛星、飛船等集中發射微波,可使目標區域內的大氣發生劇烈變化,產生3000-4000℃的高溫,從而殺死裝甲、掩體內的人員……毀壞敵方武器裝備上的電子元件、癱瘓對方雷達、‘掐滅’敵人導彈和艦艇等的引擎點火系統等都不在話下。” 

  海曼斯甚至描繪了這樣一幅戰爭場面:美軍的一架無人駕駛飛機,裝載著一枚微波炸彈,只出動一個架次,就摧毀了100個敵方目標!“但這些還不是微波武器的最大能耐!”海曼斯得意地說:“它的拿手好戲是對付隱形戰機、隱形艦艇等隱形武器。以隱形飛機為例,它為了達到隱形的目的,安裝了大量的電子設備,而微波武器正是電子設備的克星。此外,隱形飛機的表面由吸波材料包裹,以便大量吸收雷達波能,使之難以反射回去。這意味著,一旦隱形飛機遭到微波武器的攻擊,它將主動吸收大量的微波,自招‘殺身之禍’,輕則因機體瞬間變熱而失去控制,重則整架飛機被燒毀甚至熔化!” 

  瘋狂計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