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京奧“顛覆”外國人印象 不再覺得中國危險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8-16 10:31:39  


  中評社北京8月16日電/在北京奧運會上,出現了一個令人玩味的現象:不少外國朋友對中國的印象“顛覆”了。 

  人民日報報道,一對德國母女來北京看奧運會,臨行前有人告訴她們,北京可能“不安全”。然而,到了北京一看,不是那麼回事。她們到什刹海觀夜景、品小吃,玩得十分盡興,覺得北京很安定、很有特色。 

  日本電子雜志《亞洲之波》編輯池田康看了開幕式後,印象大變。他說,以前感覺中國“問題很多”,“很可怕”,現在感到“中國時尚漂亮”,“很柔軟、很溫和”。 

  英國《衛報》網站記者安迪·布爾是第一次來中國,他實地考察了北京的道路、環境,接觸了不少的人和事,對北京的印象發生了“顛覆”。他寫道:“我原先的想法再次被顛覆,這座城市變化太大了。我對北京的想法落伍之極。現代中國正向世界展示自己,我們必須接受親身經歷的現實。” 

  像上述有“顛覆”印象的人還不少,他們“顛”出了對中國的真實印象。 

  對一個人、一個國家,存有這樣或那樣的印象很正常。“顛覆”了老印象,用新印象取而代之也很正常。問題在於,那些原來的老印象、不好印象是怎麼來的呢?這很值得探究一番。 

  印象是人們認識過程中的一個環節,它的出現,不外乎由聽人說、看報道、親身經歷等因素逐步形成。但事情怪得很,即使面對同一事物,印象竟大相徑庭:有的印象反映了事情的本來面目,有的則完全歪曲了事實的真相。 

  那麼,這後一種情況是如何得來的呢?用安迪·布爾自己的話說:“我們的看法已經被千頭萬緒的海量信息所左右,我們得到的二手和三手消息越多,我們的想法就越脫離實際。” 

  委內瑞拉阿拉瓜大學名譽博士兼《聖保羅報》專欄作家塞薩爾·本雅明說得更坦率,他在一篇評論中寫道,“北京奧運會開幕前西方媒體制造了數量驚人的意識形態垃圾。很多西方記者在報道中總是尋找最負面的角度,以致讓人覺得滑稽可笑。”他舉例說,幾個運動員帶著預防污染的口罩抵達北京,但凑巧的是,那天北京的空氣質量比他們的出發地還好。 

  問題的症結原來在此!一些外國朋友之所以過去對中國存有一些不好的印象,原因之一就在於一些西方媒體的歪曲報道,誤導了廣大的受衆。然而,事實勝於雄辯。這次來北京看奧運會的有40多萬海外游客,他們在觀賞體育比賽的同時,還到各處參觀、購物、接觸百姓。通過這些,他們感知了中國的實際情況,得出了符合實際的印象。這樣一來,他們腦中原來的印象被新的印象所代替,“印象顛覆了”。這真應了中國的一句老話:“百聞不如一見”。


    相關專題: 2008年第29届(北京)奧運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