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老外為中國隊加油 中國太太卻為美國隊加油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8-18 10:54:24  


8月10日,北京奧運會上演中美男籃大戰,眾多媒體、觀眾前來觀看,座無虛席。圖為姚明蓋帽。
8月10日,北京奧運會上演中美男籃大戰,眾多媒體、觀眾前來觀看,座無虛席。圖為科比大力扣籃。
  中評社香港8月18日電/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8月17日報導,題目是:加油,加油,客隊加油。文章摘要如下:
 
  新華網報導,對我來說,北京奧運會不僅是一場盛事,還成為了我的家事——與我想像中頗不一樣的家事。 

  我是義大利人,不過我已經在中國住了20年左右。我的太太是中國人,非常愛國,我的兩個女兒是在中國長大的。我本來以為我們都很愛國——我的意思是,我們都會支援中國。 

  北京奧運會開始前,我媽媽說她希望中國能贏得最多金牌。但我太太羅豔(音)的回應居然是:“我希望中國排第二,美國排第一。” 

  我太太並不是個例。中國有相當大一部分人希望美國能名列金牌榜榜首。 

  是的,我知道中國雄心勃勃地希望本國金牌數能超越美國,中國在舉重和划船等一般中國人不喜歡的運動上投入了許多,中國希望能令全世界知道中國已經成為了一個偉大、可靠的大國。但在這一切的背後存在著這樣一個事實:在全球所有國家當中,中國和中國人最在意的只有美國。 

  中國人看好美國隊有部分原因來自務實的態度。中國運動員的身體素質不如美國運動員,在一場公平的競爭中,美國隊勝出的可能性仍然更大。另一個較隱諱的原因可能與中國是東道主有關。如果中國拿了第一,看上去顯得中國在炫耀。還有一個原因可能是體育代表著一個國家的經濟和政治實力。中國知道至少現在還無法挑戰美國的霸主地位。 

  我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的一位中國朋友說:“現在還不是我們的時候。如果現在中國登上金牌榜首,顯得太野心勃勃、太不真實了。” 

  但在我看來,中國人的這種態度還代表了一種更深層次的原因,而且更不容易說清楚。中國有不少的人的確仰慕美國。他們為自己五千年的文化所自豪,因此很難讓他們承認這一點,但這是事實。
 
  就拿我家來說吧,我算是一個西方人,不過我太太這個愛國的中國人就很親美。
 
  我的大女兒決定在大學主修電影后,我表示支持,並開始為她籌畫在中國或義大利的電影學院學習。但我太太表示:“不行,她應該去美國學習,因為那裏才有最好的學府。” 

  我不知道在美國會怎麼樣,不過在中國,在北京,夫妻間出現分歧時(尤其是涉及孩子的問題),男方要想改變妻子的決定幾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我的大女兒去了紐約大學。她今年畢業,但她想回家嗎?她想去義大利嗎?答案是否定的。 

  我挺難過的,但我太太很放心,她的理論是:我們的女兒在紐約,這很好啊。 

  我跟我另外一個中國朋友說起過這事。這個朋友是一個成功的商人,同時也非常愛國。當我說起我大女兒的問題時,他說:“美國?如果可以的話,應該在那裏生活一段時間啊,尤其是在你年輕的時候。” 

  在他身上我找不到歐洲那種自命不凡的反美情緒。我朋友也承認,美國並不完美。美國人不知道中國的變化,吃的東西也不怎麼樣,但在中國人心中,美國仍然有著它自己的地位。
 
  對很多中國人來說,儘管中國現在擁有大量的美元儲備,美國仍然是黃金標準。中國希望自己也能變成美國那樣:富有、強大。令中國富強的全球化現象在這裏不是一個模糊的概念,它有一個名字,叫“美國”。 

  然而,中國和美國之間仍然存在切切實實的文化差異。也許只有上帝才知道美國人會不會因中國人對他們的支援而心存感激,但數千萬人的支持肯定是不容忽視的。


    相關專題: 2008年第29届(北京)奧運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