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新華社:劉翔一退,舉國皆驚!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8-18 22:09:10  


  題:浴血拼搏該不該?——從劉翔因傷退賽說起

  新華社記者趙仁偉 樹文

  18日,劉翔一退,舉國皆驚!

  一時間,各種各樣的說法像亂石一樣“砸”向劉翔。同情者說,為劉翔的不幸遭遇而惋惜;接受者說,劉翔為了健康而退賽乃明智之舉;批評者說,劉翔應該堅強地跑完全程。

  劉翔退賽事件,也讓一個古老的體育話題重新被人們提起:賽場上的運動員在受傷情況下是否應該繼續比賽?

  到底誰對誰錯,也許永遠沒有一個正確答案,但爭論必然會永遠繼續下去。

  浴血的悲壯

  讓我們回望歷史的一頁:1968年,墨西哥城奧運會,男子馬拉鬆比賽。比賽開始後4個多小時,有個運動員還在跑!

  他就是坦桑尼亞選手阿赫瓦里。當受傷滴血、肩部脫臼的阿赫瓦里以比人們散步還慢的步伐進入主體育場時,他受到了英雄般的歡迎。

  “我的祖國把我從7000英里外送到這里,不是讓我開始比賽,而是要我完成比賽。”

  阿赫瓦里從此以“最成功的失敗者”的形象名垂青史,他的這句名言,也成為奧林匹克精神最好的注解。

  拼搏,歷來是體育競技場上不變的主題。為了勝利,為了更快、更高、更強的目標,當難以避免的傷病不期而至,當不可預測的意外出現時,許多運動員選擇了堅持。

  男兒至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

  也正因為此,在世界足壇,貝肯鮑爾永遠比克魯伊夫偉大,這絕不僅僅是因為兩人技藝有高低,也不是因為貝肯鮑爾奪得過世界杯冠軍,而是因為貝肯鮑爾在鎖骨骨折的情況下,吊著綳帶拿下了世界杯冠軍!而克魯伊夫卻因為和球隊的矛盾退出了國家隊。

  還有籃球之神喬丹,在1998年的總決賽上,嚴重腹瀉的他戰鬥到幾至虛脫,最後拯救了全隊,奪取了總冠軍。

  世界體壇,此類的悲壯數不勝數。

  北京奧運會上,同樣發生著一幕幕感人的場景。

  8月12日晚,男子舉重69公斤級,韓國名將李培永第一次挺舉時左腳抽筋,此後他一瘸一拐地走上舉重台,結果連續兩把失敗,沒有成績。但現場的觀衆給了李培永這個中國隊的“對手”潮水般的掌聲。

  李培永在賽後說:“如果我不出去進行最後一次試舉,這將會是我有生以來最大的一次遺憾。現在,我盡了自己的全力了,我已經沒有任何遺憾。”

  8月14日的女子柔道78公斤級決賽中,25歲的中國姑娘楊秀麗在與古巴選手卡斯蒂略對抗中右眼下部受傷,腫起的臉把右眼擠成了一條縫,但楊秀麗毫無退卻。站在冠軍領獎台上,臉部腫脹的楊秀麗也更加美麗。

  在奧運會這個世界體育最高的競技舞台上,許多運動員正是帶著這股拼了命的勁頭在參加比賽,不斷挑戰自己身體和意志的極限。盡管最終有人成功,有人失敗,但他們身上的那種血性之美感染著每一個人,成為激勵人們勇於面對生活的強大動力。

  在奧運會這個世界體育最高的競技舞台上,還有很多運動員擔負著國家的重任,尤其是一些弱小的國家,一些不被外人了解的國家。他們的選手,更是這個國家、這個民族的“大使”,當選手們心里一旦想到了這些,他們將變得無所畏懼。

  永不放棄,超越極限,為了自己,也為了祖國。正是這種浴血拼搏想要表達的內涵。體育,往往被稱為不流血的戰爭。事實上,在與自身、與對手的直接對抗中,流血事件并不少見。而這時的繼續奮鬥,頑強拼搏,正是體育的魅力,正是奧林匹克的魅力,也是人類奮鬥精神、民族榮譽感的體現。

  健康最高貴

  但是,對於運動員來說,每當受傷後,都必須帶著明知不可而為之的勁頭去繼續比賽嗎?或許未必。

  歷史上,同樣有過慘痛的案例。

  雅典奧運會之前,中國女排的當家球星趙蕊蕊患上“右小腿疲勞性骨折”已有半年時間。但中國女排太需要趙蕊蕊了,從上到下都希望她盡快康複,回來比賽。在這種急切的和過分重視比賽結果的心態下,奧運會前一個月,并未徹底康複的趙蕊蕊開始訓練,并參加了3場與波蘭隊的熱身賽,這讓她的骨頭又出現裂縫。為了拿下奧運會首場比賽,教練又冒險讓趙蕊蕊上場,結果兩分鐘後她傷病複發,被緊急送往醫院。

  就這樣,趙蕊蕊成了讓人心疼心痛的“玻璃美人”,開始了長達3年多的恢複治療和漫長等待。所幸,有了命運之神的眷顧,趙蕊蕊又出現在北京奧運會的賽場上。

  到底金牌重要,還是運動員的健康重要?趙蕊蕊事件曾經引發中國體育界的大討論。長期以來,中國運動員熟悉的是頑強拼搏、“三從一大”這樣的理念,聽到更多的是“輕傷不下火綫”這樣的教導,這些都沒有錯,并且成為中國體育人令人尊敬的精神品牌。

  但隨著時代進步,人們的觀念也在逐漸發生變化。以人為本、給予運動員更多的人文關懷,成為人們開始普遍接受的理念,沒有什麼比運動員的健康、身體和前途更重要。刻苦訓練、頑強拼搏是必須的,但必須以運動員的身體健康為前提,并且要以科學指導為基礎。只有這樣,運動員的運動生涯才會更長久,也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績。反之,如果急功近利,為了一時的成績去拿運動員的健康去“賭博”,必然因小失大,不僅會給運動員造成毀滅性的損害,也會留下負面影響。

  而劉翔,一直以來正是這方面的“正面教材”。2006年初,劉翔不小心扭了腳,對於這樣的小傷,大多數運動員都司空見慣,一般休息兩周就恢複訓練比賽。但劉翔的治療恢複期卻是兩三個月,并因此放棄了幾站比賽。而就在當年,劉翔打破了世界紀錄,達到了自己運動生涯的巔峰。

  人們不會忘記,2006年2月13日,都靈冬奧會雙人滑比賽中張丹在摔倒後重返賽場的動人一幕。肩負衝金任務的張丹/張昊在嘗試從來沒有人在世界大賽中完成過的“拋四周跳”時,不幸張丹落冰時摔倒,此時音樂停止,比賽中斷。張丹勉強滑到了場邊,就在人們以為比賽結束時,張丹卻選擇了繼續比賽,最終高質量地滑完比賽,奇跡般地獲得銀牌。中國隊教練姚濱賽後告訴記者,張丹上場繼續比賽是她自己作出的決定,隊醫和教練組尊重了她的意見。正是因為張丹不是被“逼”上場的,她的堅強也才真正感動了世界。

  需要強調的是,除了堅持尊重科學、重視運動員的健康的指導思想外,運動員在受傷時能不能繼續參賽,在聽從了醫生的意見後,還必須尊重運動員本人的意願。因為,對於自己的身體狀況和傷勢程度,運動員自己的判斷可能更准確,他們能够自己把握分寸。

  現在,劉翔又受傷了,在最不應該受傷的時候,在全中國人都期待他能有精彩表現的節骨眼上。所有人都無比驚訝,都扼腕嘆息,但受傷已成事實,在這樣的情況下,退出比賽是對劉翔最好的保護。如果帶傷上場,誰能為劉翔的健康、為劉翔的未來擔保呢?

  實際上,遭遇厄運的并不只是劉翔,他的競爭對手、美國名將特拉梅爾,中國舉重隊奧運會衛冕冠軍石智勇都在北京奧運會上因傷退出。此前,更有好幾位網球巨星都是因傷退出。

  這一切,都是為了保護自己,是一種理直氣壯、不需要其他任何多餘解釋的選擇,人們自然也能理解。

  關於“浴血拼搏該不該”這個問題的爭論從來沒有停止過。不同的價值觀,不同的文化背景,對此都會有不同的解讀。

  我們這個星球,本來就是多姿多彩;甚至我們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多樣性。在這種層面,我們何不寬容一些。多種文化觀、價值觀并存,本來就是和諧奧運的追求。

  對於當事者本人,功過任人評說,但求無愧於心。

  對於我們這些觀衆,你浴血拼搏,我熱烈鼓掌;你因傷退出,我舉手支持。(新華網北京8月18日奧運專電)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